健康養身★破除抗生素迷思 藥師提6口訣

破除抗生素迷思 藥師提6口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若抗生素不當使用,恐讓細菌產生抗藥性,使疾病更難治癒。為達到治療成功的雙贏局面,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黃郁棻破解常見抗生素迷思,並提供常保用藥六要點與三不政策,建立民眾正確抗生素用藥觀念。

抗生素非萬靈丹 更非消炎藥

抗生素是生病萬靈丹?黃郁棻表示,感染是由病原體侵犯人體,並在人體繁殖造成急病。當感染發生時,免疫系統會產生發炎反應,發炎反應是一種保護機制,協助病原體清除,但同時也帶來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抗生素藥理機轉是針對細菌感染進行治療,對病毒感染、黴菌感染則無效。

早期很多民眾視抗生素為消炎藥,與一般消炎藥搞混。事實上,抗生素屬於治本型藥物,而消炎藥泛指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透過抑制發炎物質生成,達到發炎症狀緩解,屬於治標型藥物,並不能清除致病源。

抗生素副作用因人而異 過敏應告知醫師

另外,謠言說抗生素有副作用、傷身體、還會產生抗藥性,所以有人不想吃抗生素。黃郁棻指出,藥物治療產生副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但若細菌感染不治療則會延誤治療時機、恐讓疾病惡化。  大多數副作用與劑量相關,因此遵照醫囑,於正確服藥時間點、服用正確劑量,才能安全有效治療感染。

若是服藥後產生過敏反應,那是與個人體質有關,應需就診請醫師評估是否調整藥物,在往後就醫時可主動出示過敏資料,避免重複使用過敏藥物。

常保用藥小口訣 六要點和三不政策

對於5W1H六要點記憶方式,黃郁棻指出,首先「為什麼 (Why) 要吃抗生素」,表示知道感染何種細菌,使用定抗生素;「什麼 (What) 抗生素」,清楚藥袋裡哪一顆是抗生素;「誰要吃的 (Who)」,不可以任意吃他人藥品;「何時吃 (When)」,服藥有特定時段,確保藥物濃度;「療程吃多久 (When)」,務必服完全程,避免抗藥性;「如何吃 (How)」,飯前或飯後,是否會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影響。

最後,配合衛福部三不政策,藥師建議,「不」自行購買,「不」主動要求,「不」隨便停藥,才能確保用藥安全,避免副作用、抗藥性產生,並有效治療。

【延伸閱讀】9成病症從牙齒開始!? 名醫師力倡「整合牙醫」概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疫苗議題2021年持續延燒,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12)日公布2021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前3名。 ▲2021年10大疫苗新聞票選結果。(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供)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疫情嚴峻,今年下半年有望讓5至1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有鑑於近期Omicron確診者大增,且以輕症居多,為了降低醫療負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2)日宣布:針對Omicron輕症確診者,解隔離條件有調整。另外舊案頻繁出現,不少民眾曾在國外確診,檢驗時復陽。對此指揮中心修訂相關規範。 ▲指揮中心針對不同的確診個案,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日境外移入差點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2)日有92例境外移入,其中58例是昨日8架班機落地採檢時驗出陽性,34例是隔離時的例行採檢發現的。未來居家檢疫者確診數會漸漸降低。 ▲今日有4例本土病例,92例境外移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昨(1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最新的基因定序,目前可確定桃園機場的清潔員、手推車工作人員與機場保全相關感染者,都屬於同一株Omicron。另外首先發病的清潔員(案17307)與12月24日入境的確診個案符合,目前指揮中心推測:整個傳染鏈都與這個境外移入個案稍微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