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確診跌破百例!為何單日還20死高峰? 羅一鈞透露死亡數也有好消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最新確診、死亡人數統計,都有好消息,不但單日新增75例本土確定病例,為三級警戒以來首見跌破百例以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雖還未脫離2位數高峰,但從發病到死亡的平均日數為17天,亦比先前出現「快速死」、「猝死」的現象有所轉變。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4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日至6月20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國內本土疫情整體往下,但死亡人數應會晚上1到2周才會反映出來,但「整體會往下」,期盼疫情下降趨勢能夠持續,但希望大家心情可以放鬆,但行動還是要維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今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中,有11例都是5月發病,另9例在6月,國內進入這一波本土疫情己經1個月,但此次從發病到死亡平均是17天,已經拉長了。

羅一鈞進一步點名,今日死亡個案中較年輕的個案,有一名50多歲男子,5月26日發病、6月19日死亡,本身有高血壓及心臟病病史,屬於家庭群聚的一員,該家庭另有1名家庭成員也確診,住院14天過世。

羅一鈞說,另一名50多歲女性,本身有癌轉移、高血壓病史,同樣是家庭群聚事件,另有3名家人確診,5月30日發病、6月17日死亡,因為肺炎惡化而過世。

值得注意的是,死者中有1名長照之家的住民,在接種疫苗後發生猝死,經解剖才發現確診陽性,指揮中心目前已針對該長照之家的住民進行疫調,要查有沒有接觸者也是陽性,疫調正調查當中。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三級警戒以來首跌破百例!單日+75 陳時中「死亡數晚2周也會降」

75歲以上還想打疫苗要快! 台北最後一波線上預約、部分改院內施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2歲的陳小妹妹在出生不久即透過腹膜透析洗腎,移植手術成為順利成長的唯一希望,然而10公斤以下幼童的移植手術困難度高,加上術前交叉試驗陽性,意即會攻擊移植腎臟抗體,台大醫院團隊克服萬難,將陳小妹媽媽的腎臟成功移植到陳小妹身上,成為院內首起10公斤以下、抗體排斥的腎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熱愛運動及健身的42歲男子,近一年來感覺與伴侶親密行為時,特別使不上力,腰部容易酸疼,幾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腎虧」了?但礙於面子問題,拖到最近才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左邊輸尿管已經被2公分大小的結石塞住,腎臟呈現中度水腫。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出血不止是牙科門診最常見的急症,但有些狀況輕忽不得。一名74歲婦人,今年5月因為右下牙齦腫大,在診所接受切除牙齦手術,結果手術中不明原因血噴流而出,緊急轉往醫院急診,初步評估是小動脈破裂導致大量出血,診療一周後傷口癒合良好,醫師建議要牙周治療追蹤,但婦人卻疫情爆發不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拖累癌症篩檢!國健署今(26)日公布最新數字顯示,經資料分析,截至今年7月底為止,國內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人數雖超過240萬人次,但相較去年同期篩檢數量卻減少約1成。背後原因無非疫情影響及醫院醫療量能降載,加上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