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磐石艦再添2採陽確診 居家隔離、檢疫者有條件奔喪

磐石艦再添2採陽確診 居家隔離 檢疫者有條件奔喪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敦睦艦隊實習生檢驗確診!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確診個案,敦睦艦隊再增2採陽新冠個案,相關接觸人數與曾經前往地區,指揮中心仍不願公佈。另外,希望兼顧人情與防疫,指揮中心開放居家隔離、檢疫者,若因奔喪或探視病重家屬,有條件開放外出,1次1個小時。而在下午2點例行記者會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特別前往和平醫院視察督導整備情形及清空計畫,而17年前的4月24日,正好是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因爆發SARS院內感染封院的日子。


磐石艦20歲實習生 先檢出抗體才找發現病毒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敦睦艦隊新冠確診者,是1名20歲男性,在磐石艦當任實習生,4月18日到集中檢疫所,當日核酸檢驗(PCR)病毒陰性,但抽血檢查發現陽性,4月24日第2次採檢,今日13時30分確診,因發現時間接近記者會,因此相關疫調正在執行中,沒有辦法在記者會提供更多資訊。


台鐵疑似感染司機 確認陰性未感染


同時,台鐵1名司機傳出,曾經在屏東與敦睦艦隊官兵,同一時間在同一件健身房運動,目前因發現肺部浸潤收治,引起各方關注,指揮中心下午證實有接獲資訊,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名台鐵員工24日2次採檢都是陰性,能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台鐵員工相關接觸者也能排除新冠感染風險。


台灣新冠患者年輕族群占多數 多數在境外感染


國內目前確診429例新冠肺炎患者,多數都是年輕患者且輕症。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統計至4月25日零時,排除今日確診分析428例患者,年齡在20至29歲族群最大宗,共有161人約37.6%,其次是38至30至39歲,共92人約21.5%,65歲以上族群則有58人約13.6%。


新冠肺炎分別是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張上淳認為,境外移入是台灣新冠肺炎病人主要原因,患者出國原因多數是讀書與工作,敦睦艦隊患者也都是年輕人,因此年齡層比較低,病毒也沒有廣泛向外傳播,因此本土患者不多,高齡重症高風險者人數不多,穩住了台灣醫療量能。


新冠患者目前有9名使用呼吸器 張上淳預估病情陸續改善


張上淳強調,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無症狀或輕症新冠患者在台灣占69.6%,發現輕微肺炎則占22.2%,嚴重肺炎或發生呼吸窘迫約8.2%,所有患者有24人曾經使用呼吸器,目前仍有9人正用呼吸器治療,當中有3人同時在用葉克膜,藉由目前治療資料研判,9人中部分逐漸可以脫離呼吸器。


張上淳強調,台灣不向其他新冠肺炎爆發國家,死亡率仍然相較低,主要原因在於台灣本土患者不多,病毒沒有在社區擴散,醫療能力足以應付現況,重症病患能仍然能有良好支持治療,只要重症病患能挺過最艱難時刻,病況就能慢慢轉好,必須非常感謝醫療人員、疫調人員、大眾,把台灣防線守得很好。


為奔喪或探視 居家隔離、檢疫者可有條件外出


另一方面,部分居家隔離、檢疫者因2親等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陳時中特別說明,基於人道考量,在平衡防疫與人情下,開放上述條件的民眾向所在地方衛生局提出外出申請,相關流程及規定如下:


1.居家隔離/檢疫第5天(含)以後且無症狀者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
2.經審查符合資格,且取得醫院同意探病後,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至指定醫療院所自費採檢。
3.取得檢驗陰性報告2天內,經醫院同意後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外出,無論探病、奔喪或辦理喪事均以1次1小時為限。
4.外出時需全程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陳時中強調,國內目前共18家指定醫療院所提供自費檢驗,相關費用由各縣市主管機關核定;後續將視需求適時增加院所數。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頭痛,是很多人會遇到的一個常見問題。它很可能會耽擱我們的既定行程,影響工作效率,甚至不免也會讓人擔心是不是腦袋出問題了。有時候我們也會搞不清楚,到底是單純頭暈,還是頭痛。而且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會頭痛?頭痛頻發作 觸動腦中警報器的開關臺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青芳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到國外旅遊,最怕遇到「德里肚」(Delhi Belly),持續腹瀉,到了景點就急著找廁所,拉到虛脫無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蘇柏名表示,出遊之前應備妥常用腸胃藥品,如果有腹瀉情形發生,務必控制飲食,減少攝取固體食物、補充足夠水分。   蘇柏名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許先生平時愛酗酒,常因胃痛掛急診,出院後不按照醫囑回診追蹤。半年前開始,眼白變黃,肚子逐漸變大,腳也水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許先生因肝硬化,有了大量腹水,住院治療。經由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趙珂漢,以利尿劑與藥物治療,終於順利出院。許先生痛定思痛,改掉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人都有午睡習慣,但睡多少才有益健康?瑞士洛桑大學醫院分析3462人研究發現,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每次5分鐘至1小時),比不睡的人的降低48%中風、心臟病風險;且多睡無益,每周午睡更多次的人通常較老、較重,有睡眠障礙。不過,格拉斯哥大學代謝醫學教授Naveed S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