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媽手等於滑鼠手?復健科醫師告訴你兩者差別

一般民眾常將「媽媽手」與「滑鼠手」混為一談,康禾復健科診所院長蔡定達醫師說明,「媽媽手」與「滑鼠手」都是因過度使用手部而引起發炎症狀,但兩者分屬不同病理。

 滑鼠手即為腕隧道症候群,典型症狀為手部麻木感,還會引起刺痛感、腕關節腫脹,且疼痛常會在夜間時加劇,蔡定達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是因為長期重複腕部動作,造成手腕處的正中神經受壓迫,引起神經發炎而產生的麻木感或是針刺感,常見於長期使用電腦、滑鼠的族群,因而稱為「滑鼠手」。

 「媽媽手」其實是「橈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主要症狀為大拇指外側、近手腕部出現痛感及腫脹,嚴重時大拇指基部可以看見凸起的囊腫,典型症狀為患者難以作出「讚」手勢。媽媽手是因過度使用手腕、大拇指,或是手部施力不當,導致外展拇長肌及伸拇短肌的肌腱與滑膜發炎、腫脹,影響大拇指活動。媽媽手常見於年輕的媽媽常常抱嬰兒而造成此種情形,因此有「媽媽手」之俗名。

 至於如何判別媽媽手還是滑鼠手,蔡定達醫師說明,若是用其他四指包住大拇指並往下壓,伸展肌腱,如果感覺到疼痛,可能就是患有媽媽手;若將手背相對,置於胸前,垂直下壓1分鐘,手指感覺到發麻,則可能為腕隧道症候群。不過此二種方法為初步診斷,若是手部感到酸、痛、麻,還是建議由專業醫師診治會比較準確,才能施予正確的治療方式。

 無論是滑鼠手或媽媽手,並不一定只有電腦工作者或媽媽們才有,任何人只要長

期反覆或過度使用手腕,都有可能罹患。兩種症狀在治療上,可透過口服抗發炎藥物來止痛消腫,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如:包括局部熱療、電療、超音波治療及局部按摩等。多數患者透過持續耐心復健及平時保養,就能逐步解決症狀,少數患者會需要手術進一步治療。蔡定達醫師提醒,若出現不適症狀應交由專業醫師判斷,並配合治療,避免延誤就醫。

 本文分享自網路

相關推薦

以下圖源:via 其實除了韓國人以外,日本人、德國人以及很多歐洲國家女性,都會在XX期喝冰水。她們不忌諱“涼”但是也不會肚子疼嗎,不會對身體有傷害嗎?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種原因和看法: 韓國飲食中包括了大量驅寒食材 泡菜、大醬、辣椒、蘇子葉、薑等等,這些是一道天然驅寒的胃...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3 多吃生活“小零食” 健康又養生~現代人與其大吃大喝,不如每天堅持吃些“零食”來捍衛健康的堡壘。 紅棗抗過敏 每天吃2個紅棗補血,人人皆知,但紅棗的抗過敏作用,常被人們忽視。現在很多人是過敏體質,容易出現過敏性鼻炎、哮喘...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可能是肝火旺的緣故吧,從小一上火就很容易口腔潰瘍,這看起來小小不起眼的毛病,一旦發作可真是要命。 為了根治,各種各樣的噴劑、貼片、維生素丸、牙膏用了不計其數,但也都只是一時之效,總是開始的時候很有效,可時間一長就產生了抗藥性,本來貼一片就能好,貼過幾次後貼兩片也沒什麼作用了,而且據說有...

閱讀詳情 »

  via 在六大茶類中最具包容性的當屬紅茶。紅茶可以加入蜂蜜、牛奶,檸檬等進行調飲,而且不同的調飲法的養生功效也是不一樣。紅茶加檸檬,應該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喝法,但是紅茶加啤酒,應該很少人嘗試吧。   我們知道,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還具有強壯心臟的功效。醫學研究表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