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社區未爆彈?部桃「護理之家」窩11樓還有49住民 專家質疑電梯破口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再爆感染源不明的確診者,疫情大拉警報,指揮中心不得不緊急宣布改列部桃全院為最高感染風險的「紅區」,擴大居家隔離範圍,人數超過5千人。但卻被發現部桃11樓原來有護理之家,且未被匡列,可能成為另一個社區感染的大地雷,但衛福部僅僅低調表示「動線都有感控專家檢視過」。

主管業務的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今(2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部桃的護理之家,目前有49位住民,依照設置標準,護理之家跟醫院空間要有明顯區隔,出入口也得不同,她說,部桃有2部電梯、也符合這個規定,相關動線都有感控專家檢視過了。

不過,外界擔憂,部桃全院已列「紅區」,卻獨漏護理之家,但護理之家就夾在11樓,上、下兩層樓病房早有確診者,萬一人員早有交叉感染怎麼辦?蔡淑鳳則三緘其口,強調這部分「得由指揮中心及前進指揮所統一來回答」。且連感染風險期間有無護理之家的住民轉出,她也只回答不清楚,坦白照護司對於細節沒有辦法掌握。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李秉穎直言,護理之家會不會成為破口,需不需要被匡列,要看實際情形,也就是人員流動的頻繁程度,如果是專業醫護人員有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就不必要,但關鍵還是在於有沒有「交叉點」,院內是否確實做到管制,這點得待實際調查才能釐清。但他認為,風險期間轉出的住民也要隔離才對。

李秉穎點出,如果是共用電梯,電梯就是常發生交叉感染的地方!至於目前已有大企業開出第一槍,要求桃園員工在家工作,李秉穎則說,要這麼全面隔離的先決條件是要有社區感染的跡象,「但我目前不覺得有這麼嚴重」。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強調,如果有共用電梯就要小心,因為代表不是完全隔絕的區域,尤其人口密集機構位在醫院中,人員的動線到底是不是真的分開
?若有共用電梯或人員流動,還是可以考慮按照「紅區」的方式去匡列。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驚!中國「竹笙」驗出禁藥 賣給兄弟大飯店、吉星港式飲茶使用

膝蓋卡卡、走路疼痛… 骨質流失了嗎?還是關節炎?大有差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11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早起運動蔚為流行,但我們卻常聽到,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早上運動可能會導致猝死?關於高血壓族群的疑問,《每日健康》今請來李錦秋營養師一一解答。 李錦秋營養師受訪表示,高血壓患者早上起床時先喝杯水,讓血壓慢慢上升,身體也適應了,喝杯豆漿再出門運動是...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在現在這個開放的社會裡,相信有許多民眾在外談論「性」這門議題已經不會像以往這麼封閉、害羞。不過就是因為現在社會上兩性議題相對以往來得開放,也導致有許多民眾對於「性病防範」「避孕資訊」等等來得不夠了解,這次每日健康邀請到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醫師劉佳穎來與各位聊聊,大家一定要看清...

閱讀詳情 »

這樣講,室內室外各有各的毒,室外多的就像一氧化氮、光氣這種汽車排放的廢棄物這種懸浮微粒,而室內如果沒有燒香、燒金紙基本上懸浮微粒一定比外面低啦!但是室內還是有甲醛,揮發性有機物這類毒物。室內的毒物可以靠觸媒來解決,可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幾乎只能靠通風來解決,因為他沒有辦法靠空氣清淨機來解決。勢必還...

閱讀詳情 »

膽固醇過多就代表你的血脂肪蛋白在你的血管堆積,至於什麼樣的人容易堆積呢?第一種是血管常常發炎的人,例如高血壓的、糖尿病、抽菸還有特別的高膽固醇家族遺傳的人。因為血管都會受傷,人體自我修補,修修補補造成血管最後阻塞。   LDL應該還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肪的單一指標。LDL對照於以前我們的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