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區關懷訪視員 精神健康守護天使

社區關懷訪視員 精神健康守護天使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李小姐是罹患思覺失調症多年,由年邁父母長期照顧,導致父母心理壓力大,李小姐由於服用精神科藥物後常有些副作用情形,如:眼睛上吊、動作變得緩慢等情形,讓家屬看了感到害怕,故拒絕再讓李小姐服用精神科藥物,改採取民間療法,如:求神問卜、收驚等等。

但是,李小姐症狀反而有加重的趨勢,經由轄區公衛護士及社區關懷訪視員共同向家屬及個案衛教規則服藥,以及回診之重要性,定期回診精神科醫師討論病情及調整藥物,另評估及檢視案家所面臨的困境與需求,協助案家連結社政之社會福利救助。如今,李小姐已按時返診及規則服藥,病情上已獲得控制,且目前已穩定工作,生活也逐漸獲得改善。另案父母也在心理諮商的幫助下,日積月累的壓力逐漸獲得緩解。

高危機個案訪員 關懷民眾健康

另外,對高危機個案,臺南市衛生局委託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及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台南分院,也安排共17位社區關懷訪視員進行關懷訪視服務,社區關懷訪視員不僅需服務社區中精神病人,同時也關懷自殺未遂個案。

衛生局呼籲民眾應重視精神健康,大多數的精神疾病若早期診斷、適當治療,仍可穩定地回歸社區中生活。只要把精神疾病當作是種慢性病,心中的排斥感就較能降低,而服藥是要讓腦中的生物因子(即腦的荷爾蒙)獲得平衡,緩解及改善妄想、幻聽等精神症狀。

從社區中關懷弱勢 幫精神病人建規則

為了讓精神病人建立規則服藥之重要性並順利回歸社區,這些社區關懷訪視員每日不停地穿梭大街小巷,即使路程遙遠,也要承受日曬雨淋,默默地在社區中關懷這群弱勢的人。透過訪視精神病人及其家屬瞭解精神病人病情及服藥認知、與家屬間相處情形的及支持等狀況。

建立精神病人之病識感、適時提醒精神病人規律回診及服藥、提供諮詢及衛教家屬有關照護技能、提供社區復健機構及心理諮商資訊、視精神病人的狀況轉介及連結勞政之就業媒合及社會福利資源轉介等資源,如:慈濟基金會、勵馨基金會等。希望能降低疾病再復發率及再住院率,讓精神病人能回歸社區維持穩定的生活。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黃瓜、花生搭配,易引起腹瀉;黃瓜與辣椒、芹菜搭配,Vc被破壞。 黃瓜是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營養、價廉大受青睞,尤其是女性朋友。新鮮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又被大家認為是健康塑身的好蔬菜。但是黃瓜在食用過程中也有宜食與不宜食的區別。今天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 黃...

閱讀詳情 »

薑黃,是我們常吃的薑嗎?不是哦。薑黃雖然是薑科植物的一種,但並不是我們一般吃的薑母鴨或薑絲炒大腸所使用的薑。薑黃是數千年來在印度醫書《阿育吠陀》(Ayurveda)和中藥裡常見的一種藥材,也是好吃又便宜的辛香料,我們常見的咖哩帶著極其鮮豔的黃色,就是因為薑黃的成份。咖哩在印度飲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

閱讀詳情 »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了二瓶吊針才好,原來這種藥空腹不能服。後來,還聽說...

閱讀詳情 »

黃秋葵在國外栽培應用,亦很廣泛。許多非洲國家、日本、美國都十分看好黃秋葵,且有很高的評價。基本上和國內對黃秋葵的評價趨向一致,共同認為黃秋葵有以下三大亮點:1、日本人稱黃秋葵為“綠色人參”。對此,我國科技人員亦專門作過研究。浙江的邵逸夫醫院、浙江藥學院等單位的王君耀、周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