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肌大作戰! 5大廣告迷思大揭露

美肌大作戰! 5大廣告迷思大揭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進入9月份氣候仍炎熱,紫外線指數持續飆升,臉部又容易出油,膚況三不五時出問題,肌膚暗沉更是家常便飯,市面上廣告宣稱「活化DNA再生修護、4天即可發現暗沉的膚色白了一個色號、醫療級…」等內容,但到底哪些是誇大不實廣告常見的話術?民眾應該要具備那些基本常識保障自身權益?

面對廣告內容務必「停看聽」

想要擁有水噹噹、幼咪咪的肌膚,不是單靠保健食品或保養品就可以達到的,除了肌膚需要適度清潔、保濕、防曬,還要注重營養均衡、規律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食藥署呼籲民眾,凡是廣告內容太神奇、太吸引人的,務必「停看聽」:停-冷靜思考是否確實有需要及對健康是否有幫助;看-閱讀包裝標示上之相關資訊;聽-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之建議,才能正確選購真正對自身狀況有助益的產品。

此外,對於想要擁有美肌,食藥署也提醒民眾常見五大迷思,要特別注意。

迷思一、化粧品可以達到「活化DNA,再生修護」的功能?

化粧品是用來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掩飾體臭、修飾容貌之物品,「活化DNA,再生修護」不屬於化粧品效能宣稱,所以也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迷思二、化粧品可能去除已經生成的痘痘及痘疤?

目前含藥化粧品基準中硫磺、水楊酸等成分,限量濃度下添加於化粧品中,因此該類產品雖具有面皰預防的功能,但並無法去除已生成痘痘;另外,痘疤成因很多,一旦產生痘疤,無法透過化粧品消除。

迷思三、化粧品可以跟醫美達到一樣的功效?

化粧品不可能達到整形外科的功能,而醫療美容是屬於醫療行為,需要由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執行,且有很多是具有侵入性,所以化粧品無法達到一樣效果。

迷思四、食用食品可以美白?

食品主要是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熱量及營養素,雖然維生素E、B1、B2及菸鹼素等營養素具有維持皮膚健康功能,但仍不能達到美白功效。

迷思五、食用食品或使用化粧品可以在短期內立即見效?

調節生理機能、維持健康都需要長期維持良好習慣及正常生活型態,所以廣告宣稱「3天有效」、「5天效果看的見」等語,都是誇大不實的。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眼袋非老年專屬你是否也以為「眼袋」是中老年的特產?其實不然,有些人年輕時就已經出現眼袋了!整形外科醫師指出,年輕人出現的眼袋類型,通常是先天性眼眶內脂肪堆積過多,脂肪易突出於眼眶外形成眼袋;而後天形成的眼袋是下眼部膠原蛋白流失,眼輪匝肌及皮膚失去彈性,加上下眼眶隔筋膜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夏季炎熱,很容易發生中暑。建築工人小宋經常頂著烈日工作,卻不曾感到身體不適;日前因服用感冒藥,工作時突然頭痛,且幾乎要昏厥的現象,到醫院急診,診斷是「熱抽筋」。中暑可能危害生命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指出,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抽筋、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管署公布新增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未滿月女嬰。該名新生兒於本(106)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病患住院治療後病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本週依氣象報導各地仍持續出現高溫,讓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尤其是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6大高危險族群更得留意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