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腦模式與身體的壓力反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 :

How Stress in Your Brain Could Lead to Stress in Your Body

大腦模式與身體的壓力反應

圖片來源:iko/Shutterstock

    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大腦的思維模式將會影響身體面對壓力時的生理反應。

每一個人面對相同的情境時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會比其他人的身體反應更為強烈,他們會心跳更快、血壓也會上升更多。這類人對環境更為敏感,然而這樣過於強烈的壓力反應從長遠來看將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後果。

美國心臟協會於8月23日在《日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緊張情況下血壓會明顯升高的人們將來更有可能患高血壓,並且由心臟病導致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

該項研究的主要成員Peter Gianaros是心理學教授,他說:「從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分析來說,這類病人的心血管反應會比健康人群強烈。正如很多人知曉的那樣,患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一部分是遺傳得來,但其實這種疾病並不是我們無法控制和避免。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大腦的機制來幫助降低患病的幾率,或降低患病之後出現危險的風險。」

為了對這種「腦體」關係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超過300名成年人進行腦部掃描,同時監測其身體反應,如血壓和心率。在對腦部進行掃描期間,參與者被要求在令人緊張的環境中進行完整的精神測試。例如,參與者必須在嚴格的時間限制下回答問題。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分析結果。他們發現,反應更強烈的人們——血壓和心率上升,在他們大腦中有相對比較特定的環境反應模式。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大腦某些區域的活動與身體更大的應激反應有關。例如,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會帶動身體對具有威脅性的外界信息的反應。

研究人員也表示,該項研究目前還具有局限性。研究中的參與者是健康的中年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健康狀況較差的人群。另外,這項研究並沒有證明,大腦哪些特定部位的高度活動會導致身體的身體變化,只是發現兩者之間有聯繫。研究人員未來將會投入更多資源來探索大腦活動與身體應激反應之間的具體關係。

儘管研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確實揭示了一個事實:如果你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可能是和你的思維方式有關係。當我們遇到令人著急上火的事情時,不妨讓自己放鬆下來,控制憤怒的情緒。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提醒自己養成冷靜、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習慣。當大腦面對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時變成了「慢、靜、沉」的思考模式時,也許疾病也在茫茫離開我們了。

 

 

 

 

 

相關推薦

糖尿病年輕比例陡峭上升   飲食精緻加久坐恐不只變胖 為紀念胰島素發現者班廷博士,國際間將每年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近年來,由於生活習慣改變,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估計已超過200萬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主任陳清助醫師表示,導致現代人糖尿病風險增加...

閱讀詳情 »

  -- 才剛「上工」就「瞬間秒掉」!  醫師解析早洩「2大成因」 早洩症狀是許多男人「不願面對的真相」,在發生性行為時「太早收工」,往往令人感到顏面盡失、伴侶間的感情也可能受到影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建榮醫師表示,早洩的成因眾多,與心理因素和內分泌皆有關...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再生醫療」已躍為全球醫療新主流,以細胞作為藥物或載體來治療疾病成為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尖端醫研技術移轉的衍生新創企業長聖國際生技公司,致力發展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以及開創新興療法,成功利用其腫瘤趨向性,傳遞治療腫瘤之基因,可以使細胞療法變成一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