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腦模式與身體的壓力反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 :

How Stress in Your Brain Could Lead to Stress in Your Body

大腦模式與身體的壓力反應

圖片來源:iko/Shutterstock

    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大腦的思維模式將會影響身體面對壓力時的生理反應。

每一個人面對相同的情境時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會比其他人的身體反應更為強烈,他們會心跳更快、血壓也會上升更多。這類人對環境更為敏感,然而這樣過於強烈的壓力反應從長遠來看將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後果。

美國心臟協會於8月23日在《日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緊張情況下血壓會明顯升高的人們將來更有可能患高血壓,並且由心臟病導致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

該項研究的主要成員Peter Gianaros是心理學教授,他說:「從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分析來說,這類病人的心血管反應會比健康人群強烈。正如很多人知曉的那樣,患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一部分是遺傳得來,但其實這種疾病並不是我們無法控制和避免。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大腦的機制來幫助降低患病的幾率,或降低患病之後出現危險的風險。」

為了對這種「腦體」關係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超過300名成年人進行腦部掃描,同時監測其身體反應,如血壓和心率。在對腦部進行掃描期間,參與者被要求在令人緊張的環境中進行完整的精神測試。例如,參與者必須在嚴格的時間限制下回答問題。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分析結果。他們發現,反應更強烈的人們——血壓和心率上升,在他們大腦中有相對比較特定的環境反應模式。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大腦某些區域的活動與身體更大的應激反應有關。例如,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會帶動身體對具有威脅性的外界信息的反應。

研究人員也表示,該項研究目前還具有局限性。研究中的參與者是健康的中年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健康狀況較差的人群。另外,這項研究並沒有證明,大腦哪些特定部位的高度活動會導致身體的身體變化,只是發現兩者之間有聯繫。研究人員未來將會投入更多資源來探索大腦活動與身體應激反應之間的具體關係。

儘管研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確實揭示了一個事實:如果你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可能是和你的思維方式有關係。當我們遇到令人著急上火的事情時,不妨讓自己放鬆下來,控制憤怒的情緒。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提醒自己養成冷靜、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習慣。當大腦面對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時變成了「慢、靜、沉」的思考模式時,也許疾病也在茫茫離開我們了。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肌少症不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門診一名40多歲女性,近來出現全身無力以及體重減輕的症狀,有點擔心的她,主動求醫,醫師詳細問診與檢查才發現,原來過去半年以來,女子因為心情不好,加上疫情影響,待在家中時間變多,不但三餐沒定時定量,也沒有出門運動,進一步量測腿圍與身體活動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抗癌研究又有新進展!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針對攝護腺癌轉移進行研究,找到有如當紅日本動漫的「鬼滅基因」,發現只要有效活化「ROR2」基因或提高「ROR2」基因的表達量,將可抑制並預防攝護腺癌轉移,進一步提高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該項研究...

閱讀詳情 »

心臟少了神經會怎樣嗎?換心人:運動後大腦會虛擬溺水嗆痛,一定要撐過十分鐘才消退… ▲振興醫院第461號換心人黃健予移植手術後第1000天,努力邁向第一個「五年存活」里程碑!   心臟受贈者黃健予幾年前就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簽署的當下是熱血熱心,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還沒機會成為捐...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春暖花開了,為讓長期住院的精神病友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及提升對時間的定向感,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在110年4月13日為全院約300名病友分三個梯次辦理春季烤肉活動。該院的職能治療師全程在旁協助及安全提醒,因應防疫期間的活動需求,亦要求工作人員與病友自備餐具,於烤肉進食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