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腦模式與身體的壓力反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 :

How Stress in Your Brain Could Lead to Stress in Your Body

大腦模式與身體的壓力反應

圖片來源:iko/Shutterstock

    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大腦的思維模式將會影響身體面對壓力時的生理反應。

每一個人面對相同的情境時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會比其他人的身體反應更為強烈,他們會心跳更快、血壓也會上升更多。這類人對環境更為敏感,然而這樣過於強烈的壓力反應從長遠來看將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後果。

美國心臟協會於8月23日在《日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緊張情況下血壓會明顯升高的人們將來更有可能患高血壓,並且由心臟病導致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

該項研究的主要成員Peter Gianaros是心理學教授,他說:「從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分析來說,這類病人的心血管反應會比健康人群強烈。正如很多人知曉的那樣,患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一部分是遺傳得來,但其實這種疾病並不是我們無法控制和避免。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大腦的機制來幫助降低患病的幾率,或降低患病之後出現危險的風險。」

為了對這種「腦體」關係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超過300名成年人進行腦部掃描,同時監測其身體反應,如血壓和心率。在對腦部進行掃描期間,參與者被要求在令人緊張的環境中進行完整的精神測試。例如,參與者必須在嚴格的時間限制下回答問題。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分析結果。他們發現,反應更強烈的人們——血壓和心率上升,在他們大腦中有相對比較特定的環境反應模式。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大腦某些區域的活動與身體更大的應激反應有關。例如,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會帶動身體對具有威脅性的外界信息的反應。

研究人員也表示,該項研究目前還具有局限性。研究中的參與者是健康的中年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健康狀況較差的人群。另外,這項研究並沒有證明,大腦哪些特定部位的高度活動會導致身體的身體變化,只是發現兩者之間有聯繫。研究人員未來將會投入更多資源來探索大腦活動與身體應激反應之間的具體關係。

儘管研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確實揭示了一個事實:如果你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可能是和你的思維方式有關係。當我們遇到令人著急上火的事情時,不妨讓自己放鬆下來,控制憤怒的情緒。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提醒自己養成冷靜、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習慣。當大腦面對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時變成了「慢、靜、沉」的思考模式時,也許疾病也在茫茫離開我們了。

 

 

 

 

 

相關推薦

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到底智齒該不該拔?是會痛才拔?還是長歪就拔呢?今天Mary就要來告訴你,智齒該不該拔~  若長的位置正確,也不疼痛,可以不用拔。 長出位置不正確,但不疼痛,則需要觀察。 若長出位置不正確,導致食物堆積而發炎,則須拔除。 智齒阻生,造成咬合不正時,須拔除。 當智齒造成第二大臼齒受影...

閱讀詳情 »

乖乖聽醫師囑咐吃藥治療骨質疏鬆症,沒想到被撞一下就骨折!台灣一位72歲的陳媽媽罹患骨鬆治療近10年,平常都有照著醫師的叮嚀,外出運動、曬太陽,但有次外出不幸跌倒,腰椎竟因此骨折,就醫經抽血檢查發現,最大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3,提升骨折風險。陳媽媽腰椎骨折後,她說,身體無力且變得沉重,出門都要拿拐杖或雨...

閱讀詳情 »

常憋尿、泌尿道感染,小心會出現腎盂腎炎,造成更多的問題,今天Mary就要帶大家認識急性腎盂腎炎~  細菌經由尿道、膀胱入侵到腎臟,引起的感染,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 會出現發冷、發熱、腰痛、腎臟壓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疲倦等。 排尿的部分會有頻尿、排尿困難、解尿痛或灼熱感、血尿、尿急等症狀。 復發...

閱讀詳情 »

為什麼肝癌一旦發現多半就是晚期,因為肝臟沒有任何痛覺神經提醒你! 十五個信號提示你:必須養肝、養肝先排肝毒: 1、無端感到疲倦。 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鬱。 3、眼睛乾澀或者死魚眼。 4、出現粘便。 5、腰部贅肉增加。 6、有體臭。 7、失眠多夢。 8、口乾口苦。 9、偏頭痛。 10、前胸後背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