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如何進補? 癌友要注意的秋冬進補事項

秋冬如何進補? 癌友要注意的秋冬進補事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期待的秋冬即將到來,對於台灣秋冬,有些謎因要好好說清楚。首先,台灣的氣候已經東南亞化了,也就是日韓劇中秋天的楓紅、冬天的暖爐手套,在台灣已不復見。近年更因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秋冬季除了少數天數氣溫下降,基本上平均二十度上下,對於癌友養病護身,倒也是益處好事,因為身體處於溫暖的狀態較適合養病。

白天溫暖炎熱,傍晚入夜天涼,溫差越來越大,也是台灣容易生病的原因。最近蕁麻疹、流感、腸病毒、諾羅病毒、血壓偏高、帶狀皰疹,關節疼痛例如五十肩、坐骨神經痛,甚至糖尿病控制不良、失眠易醒、憂鬱、躁鬱等等,病人回診的訴求都在在提醒醫生:秋冬循環變慢,致病率上升。

秋燥冬寒的養生特色在「潤燥補虛」,於生活方面,不太能似夏日早早四五點天還矇矇亮就出門運動,秋高氣爽的早晨咽喉呼吸道最脆弱,建議可以做點呼吸吐納與伸展運動,展開瑜珈墊,打開Youtube找個喜歡的影片,跟著做半小時。早上運動後九點左右,是頭腦思考最清醒的時候,不管是癌友或一般民眾,可利用這段時間處理重要事務。生病氣虛,心力微弱者,千萬不要逼迫自己下午晚上集中心志,不僅效率奇差又易受挫。出門運動的時間約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都適宜,這個時間肌肉關節回暖不僵、呼吸道也不會因溫差感冒受涼。

秋冬食療強調白色力量:

1、 中藥材:百合、茯苓、山藥、貝母

2、 全榖根莖類:糯米、薏苡仁、燕麥、糙米、蓮藕

3、 菇蕈類:白木耳、秀珍菇(平菇類,包含杏鮑菇都很讚)、金針菇、白洋菇

4、 蔬菜類:菱角、馬鈴薯、山藥、白蘿蔔

5、 水果類:梨子、甘蔗、香蕉

白色食物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E較豐富,維生素A能幫助粘膜細胞修復、維持新陳代謝;維生素E可抗氧化抗老、保護心血管,對癌友很重要。在中醫理論中:肺與大腸相表裡,這句話的意思是,肺的好壞,跟腸道菌落群是有關係的,相關研究也證實腸道菌落跟身體體內的發炎反應息息相關。

至於有些食療養生注意事項,還是要注意,包括秋冬進補的觀念要調整,國人喜愛高溫麻油烹煮,且有加上米酒暖身行氣的習慣,但對癌友甚至感冒發燒、急性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穩、身體處於發炎狀態者要避免。可改用生薑(或老薑與生薑各半,減低上火燥性),使用苦茶油、紫蘇油、酪梨油、調理油,盡量用中火低溫不要超過冒煙點,煸出想要的香味和薑的薑烯酚成分暖身,再以蔬菜根莖為主,蛋白質為輔烹調,在溫暖身體且滿足口腹之慾的基礎下,顧全健康與安全,才是一年四季的養生大法。

(文/鄒瑋倫中醫師)

癌症希望基金會 原文連結:https://user115711.psee.io/3qjhp5

【延伸閱讀】

立冬來了!就是要進補 「低熱量養生湯」食譜公開

吃紅麴、銀杏補身當心不良反應! 你踩中幾個地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生活、工作重擔太大讓您容易失眠嗎?現代人有許多睡眠障礙,您會因為睡不著就服用安眠藥?或是拿親朋好友吃的藥?如果沒有正確使用藥物,恐怕仍會飽受睡眠困擾。 安眠藥效用強度不同 使用因人而異 因此,服用鎮靜安眠藥後,若未依指示立即睡覺或其他因素影響,其副作用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請量一下體溫!」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無論是上學、上班、進餐廳用餐或是搭捷運、高鐵,現在都必須先量測體溫;但你知道量體溫有哪些方式?測量時又有什麼「眉角」?義大醫院家醫科鄭暐霖醫師讓你一次搞懂!1.額溫(使用工具:紅外線額溫槍) 發燒標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雖屬於良性腦血管疾病,但礙於位置及結構複雜,導致臨床上表多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謝昀臻指出,患者會出現像結膜血管螺旋狀膨大、脈動性眼雜音、眼球運動異常、眼周軟組織紅腫併凸眼等症狀,因病徵與結膜炎、或眼部蜂窩性組織炎等疾病相似,得透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帶寶寶外出怎樣坐最安全?答案是正確使用汽車安全座椅!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減少71%死亡率,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提高75%。只要記得「後、安、固、指」4口訣,就能維護寶寶的安全!   根據靖娟基金會2019年汽車安全座椅使用調查回收的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