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秋冬運動猝死好發 運動前你該注意這些事

秋冬運動猝死好發 運動前你該注意這些事

圖/TVBS提供

天氣逐漸轉涼,秋高氣爽,正是適合爬山、路跑的季節,但秋冬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不論是爬山或路跑,對心肺耐力都是雙重考驗,因路跑導致猝死的個案更是時有所聞!秋冬運動,除了會加重心臟的負荷之外,膝蓋也容易因溫度下降,導致末梢循環不好,產生膝蓋痠軟的情形。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邀請來賓分享,要如何提升肌耐力及心肺功能,健康運動無負擔!

去年合歡山路跑賽,一名選手在終點前倒地不起,警方調查,蕭姓男子參加的是半馬賽事,雖然家族有心血管病史,但他之前沒有相關疾病,平時也有運動習慣,卻還是不幸發生意外。談到何謂猝死,新光心臟內科陳冠任醫師表示,心臟由三條大血管供應心臟氧氣跟養分,如果其中有任何一條血管阻塞,增生的斑塊破掉,擋住血流就會造成心肌梗塞,這也是老人家常見的猝死原因。進入秋冬時節,氣溫下降,血管收縮,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再加上運動時需要的血流量會比一般更旺盛,因此更容易產生供血不足的情況,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陳冠任醫師提醒,運動後如果出現喘不過氣、胸口悶、肌肉刺痛、關節卡卡,就要適當地休息緩解。

秋冬運動猝死好發 運動前你該注意這些事

圖/TVBS提供

而秋冬的天氣變化大,關節的血液循環變差,膝蓋出現痠軟症狀的患者也增加。骨科醫師蔡凱宙建議,秋冬運動要更注意腳的伸展,平時也要保養腳跟膝蓋,如果沒有足夠的保暖跟伸展,就會造成肌肉痠痛。許多人認為爬山、路跑都很容易傷膝蓋,爬山後更是常會出現腳痠痛的現象,蔡凱宙表示,那只是肌肉的痠痛,而膝蓋出現磨損問題,通常與老化有關,不一定是運動造成。「假若你的腳處於健康狀態,沒有退化性關節炎,登山過程中,間歇性地讓你腳的軟骨施壓又放開,其實會增進軟骨的新陳代謝,而且可以鍛練股四頭肌及膕膀肌。」肌肉練得強健之後,走路不但不會痠痛,還有助於穩定膝蓋和減少十字韌帶受傷。

秋冬運動猝死好發 運動前你該注意這些事

圖/TVBS提供

想要自我檢測心肺狀況,基隆長庚外科教授江坤俊醫生建議可以採用「上下樓梯」的方式,找一個約100公尺長的階梯,每次以30分鐘為主來回上下樓梯,透過上樓梯可訓練大腿爬坡的力量及心肺功能,但膝蓋受傷的人要特別小心,建議改成側面下樓梯,以免發生意外。要訓練肌力,可以採「變速走路」進行訓練,利用快、慢速的間歇式交替行走,有些許吃力感覺即可,這樣持續四到六個月,每周三到四次,一旦肌力提升,肌肉所需能量增加,氧氣的需求量也會相對增加,對提升心肺功能有很大的幫助。要了解更多「運動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僅次於日本與美國,洗腎人口逐年上升,洗腎人口密度更是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對患者來說不論生活或治療上都會帶來不少麻煩,而對於身體的狀況、保養、治療更應該要全面去了解,才能避免未知帶來的恐怖與錯誤的判斷,幫助自己不要逐步陷入洗腎的輪迴裡。 影片:【國語版】慢性腎臟病 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固定的飲食模式方便了自己,卻可能苦了健康!一名42歲、工作常要外出跑業務的男子,因為拜訪客戶方便,解決三餐的方法就是手搖飲料再配上快速可得、食用方便的麵包,男子還自認手搖飲料跟麵包口味選項多種,就算每天三餐吃也不嫌膩,甚至一有壓力時,還會再來個甜口味的麵包或是精緻...

閱讀詳情 »

  過動症與「好動」並不同  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失調為患病主因 不少孩童因體力充沛、活潑好動,被家長誤以為患有「過動症」。事實上,過動症與調皮搗蛋不能劃上等號。醫師提醒,經過充分的行為規範的教導和練習後,大部分孩童可以配合情境表現出合適的行為,例如:在操場上遊戲、跑步,在教室可...

閱讀詳情 »

  思覺失調成近年熱議話題  年輕成人是發病高峰? 近年隨著戲劇節目及衛教宣導,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有所提升。不過,當隨機傷害的社會事件發生時,仍可見到媒體報導加害人宣稱自己罹患「思覺失調症」,導致思覺失調症受到部份誤解與污名化,甚至引發群眾恐懼。亞東醫院精神科江惠綾醫師強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