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天品蟹好美味 小心痛風發作

秋天品蟹好美味 小心痛風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是品蟹的季節,不少老饕趁機大快朵頤一番,不過,有痛風的患者只能望「蟹」興嘆,深怕吃了美味的螃蟹,卻引起痛風發作。醫師表示,痛風患者確實要避免蝦蟹貝類等高普林的食物,不過並非不能吃,掌握淺嚐即可、不要大量食用的原則,可避免痛風發作。

台北榮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痛風發作的主因是尿酸偏高,當尿酸鹽結晶沈積於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而引起關節疼痛、腫脹的症狀。其實影響身體內的尿酸來源是細胞新陳代謝、飲食攝取,其中體內產生的尿酸遠高於飲食攝取,食物產生的尿酸只占身體內總尿酸2成。

「吃豆製品會得痛風」、「痛風的人不能吃海鮮」,這是許多痛風患者的迷思。林孝義指出,痛風患者常在大吃大喝後,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是因體內的血中尿酸原本就已過高,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高普林食物所產生的尿酸,往往無法承受,因而造成血中尿酸濃度爆增,而引起痛風發作。

林孝義強調,痛風患者的飲食習慣,要掌握不要暴飲暴食的原則,其實任何食物都可以吃,但不可一次攝取過多,也不要在短時間大量吃單一食物;若是急性發作期,則必須嚴格監控飲食,避免攝取高普林的食物,如內臟、蝦蟹貝類、肉湯。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7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新冠肺炎病毒突變速度非常快,不少國家雖已接種兩劑疫苗,仍難以抵擋Delta病毒肆虐,甚至在全球第一個已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國家──以色列,確診人數卻不斷創新高,目前正規劃施打第四劑。而先前以色列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已施打兩劑BNT疫苗的民眾,每過一個月抗體濃度減少40%。家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性小萱(化名)長期飽受經痛所苦,因症狀嚴重影響到她的日常生活,甚至與先生結婚多年遲遲未懷孕,故前往婦產科就診,後續經醫師檢查發現,小萱是因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才造成嚴重經痛及不孕的症狀。經過醫師評估後,建議以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最後小萱終於在口服黃體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隨著醫學進步發展,除了根除性治療外,使用影像導引低侵襲性的微創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R)部分取代傳統外科手術是目前醫學的主流,不僅能減少開刀、降低麻醉等風險,更提升整體的手術安全性及成功率。台灣介入放射線學會理事長、高雄榮民總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調查顯示,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盛行率已連續多年排名全球前三高,難以擺脫「洗腎王國」之名。一般民眾對於洗腎者印象往往都是「高齡者」,但其實年輕洗腎者比例也不低,而導致年輕就洗腎的元兇之一,就是佔據洗腎人口比例約5%至10%的「自體顯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