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積極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能順利生子

積極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能順利生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積極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能順利生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女性,但許多女性患者正值生育年齡,導致因擔心病情而選擇不懷孕。醫師指出,透過藥物的進展,即使是高活動度的嚴重患者,現在已經有適合懷孕或哺乳期間使用的生物製劑,切勿隨意擅自停藥,應積極跟主治醫師溝通調整藥物,有機會達到雙贏的結果!

今年34歲的小蘭(化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原本因為病情嚴重,定期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才使病情改善,結婚後想要懷孕,但一直害怕自己的病情而有所顧忌;後來鼓起勇氣跟主治醫師討論,醫師建議可以改用懷孕者也可以使用的生物製劑,果然順利生子而且沒有影響病情的控制。

關節炎症狀易混淆 應積極就醫接受專業診斷

風濕免疫科陳堃宏醫師指出,早期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時,因為沒有比較好的藥物,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很多人對這個疾病的印象就是聯想到杏林子劉俠,因為被類風濕性關節炎破壞了很多關節,行動不便只能靠著輪椅行動。

「早期還有很多人會把風濕性關節炎跟類風濕性關節炎兩者混為一談!」陳堃宏醫師解釋,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鏈球菌感染後產生,多數是遊走性關節發炎,症狀會跑來跑去,但是短時間內症狀就可以緩解,現在已很少見;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主要發生在手腕、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等處,除了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外,還會有晨間僵硬及對稱發生等等特徵,患者如有上述症狀發生,應積極就醫由醫師進行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進展快速 醫病充分溝通創造雙贏

陳堃宏醫師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免疫疾病,研究顯示,可能是因為先天基因加上後天某些因素兩者加上一起後,才會誘發疾病的發生。過去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只能消極的想說「少輸就是贏」,但現在因為藥物的進步,醫界已經轉為積極,抱持著絕對要贏的心態來治療這個疾病。

現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除了基本的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物外,臨床上還會使用類固醇、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等等;但自從生物製劑出現後,翻轉了整個治療成效。陳堃宏醫師說,生物製劑是生物培養而非合成,利用單株抗體對抗疾病,因為接近人體的作用機轉,所以不僅成效好且副作用相對較低。

陳堃宏醫師指出,門診中遇到許多女性患者因為擔心影響病情而拒絕生育,或選擇擅自停藥造成病情復發,目前已有衛福部核准用於懷孕及哺乳期間的生物製劑可作使用,所以有生育計劃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患者,其實不用再擔心懷孕會讓病情失控,建議應積極跟主治醫師討論,一定可以找到適合的方式來一圓自己的求子夢。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石器時代,人類每日的終極目標便是活下去!不是狩獵就是等著被狩獵,在每天消耗如此多的熱量之下,享用天然的食物來獲取能量,還得保存能量在身體之中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人類處於大量勞動力的世代之久,人體跟不上科技變化的速度,保留了儲存能量的機制,勞動卻大幅下降,進而導致肥胖。加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過年期間闔家團聚,少不了熬夜守歲、打牌或追劇,但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鄒儲蔭醫師提醒,國外研究指出,睡眠剝奪不僅可能造成衰老加速,更可能與失智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癲癇發作等許多疾病有關,最嚴重可能因此導致猝死。 近日1名38歲患有癲癇的男子,過去皆有規律用藥,控制良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乳癌患者命運大不同,有人術後幾乎痊癒,有人則反覆復發,存活率偏低。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破解癌症惡化及轉移之謎,如果癌細胞裡含有蛋白質DSG2(Desmoglein2)且濃度變高,癌友較容易復發,且存活率明顯偏低。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黃雯華表示,蛋白質D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09年12月17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以下簡稱藥物共擬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和給付規定擴增案,包括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硬化症、偏頭痛等之新成分新藥納入給付,以及抗黴菌劑、用於抗藥性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