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穩定擊球系列-啟桿連結身體轉動訓練 讓上桿更協調且輕鬆轉動

上桿時身體同步啟動的關鍵 簡單學會上桿手部與身體連結



揮桿的穩定度源自身體的正確使用,但整體揮桿動作若以一個圓弧說明,「開始」卻是由「最外圈」的桿頭與手部執行,最內圈的身體是同步的轉動(同心圓的概念身體較接近中心)。

如何協調最外圈(桿頭與手部)與最內圈(身體)是許多球友不清楚的概念,導致從揮桿的開始就直接用手部執行揮桿到結束,揮桿缺乏穩定與力量皆因不曾正確的使用身體。

所以今天教學內容主要說明:如何從揮桿的「初期」就直接掌握身體轉動這關鍵動作,透過穩定且蘊含力量的身體來執行整個揮桿,也可以避免錯誤使用手部擊球所造成的肩、肘與腕部傷害。

本文的主題針對啟桿連結身體轉動訓練做說明:
(動作如影片說明,準備毛巾或繩子,柔軟但不具有彈性的輔助器材)
(1)首先,(如下圖左)右手上桿時,找到左肩同步轉動上桿位置
穩定擊球系列-啟桿連結身體轉動訓練 讓上桿更協調且輕鬆轉動
(2)(如上圖右)透過毛巾或繩子的連結,在手部動作的同時連結對角的肩膀轉動。(如影片詳細說明)
(3)將這樣的動作練習10次左右,換成中短鐵桿正常擊球準備動作,嘗試著用相同的身體協調感覺做上桿的動作3-5次,再重新做好準備動作來擊球

最後這樣的練習動作將使你:
1.找到手部與身體的協調,同步上桿整體感更好
2.因為身體轉動的更好所以提升擊球距離
3.揮桿節奏更好,將手部與身體同步單一節奏上桿駐站教練穩定擊球系列-啟桿連結身體轉動訓練 讓上桿更協調且輕鬆轉動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相關推薦

▲健保去年12月起擴增晚期胃癌給付,國內胃癌名醫顏家瑞樂觀看待有助一舉打破病人過去無藥可用的困境。(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南報導 盼到健保點頭同意,去年12月1日起,國內晚期胃癌病人終於多了「救命藥」可用!抗癌名醫、成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顏家瑞直言「高興健保總算注意到這群...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過去大眾對身心科的印象是5分鐘內快速看診,拿完藥就回家,在目前健保制度,無法期待身心科醫師在每次看診不到10分鐘的體制下,解決長久累積的身心問題。身心科醫師表示,為了給患者優質醫療品質,目前有門診結合微諮商,新型態自費身心科門診拉長至15分鐘到30分鐘,透過更多對...

閱讀詳情 »

▲未來媽媽部分場景於茂盛醫院進行拍攝 / 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醫師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朱奕嘉/台北報導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民國89年出生人口有30多萬人,但到了109年已下降到約17萬人,台灣普遍晚婚、徘徊1.0左右的超低生育率,讓實質人口結構往倒三角形移動,少子化已成為台灣國安問題,台...

閱讀詳情 »

經常腹痛便秘拉肚子 腸躁症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怎麼分 季節變化之交,不少人會出現拉肚子症狀,多數民眾第一時間會認為是腸胃炎、腸胃型感冒或緊張造成的腸躁症。然而當腹瀉頻繁加劇,也可能是更危險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但是腸躁症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類似,一般人如何自我警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腸胃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