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早期無徵兆 定期檢查保健康

大腸癌早期無徵兆 定期檢查保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腸癌在早期多無任何徵兆,尤其民眾在接受大腸癌篩檢時,常自覺排便順暢並無大礙,但卻可能忽略的大腸癌的存在!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指出,根據統計,若能及早接受治療,早期的大腸癌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

包括出現血便、大便中出現黏液、排便習慣改變,或是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就有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應及早接受檢查治療;衛生所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透過及早發現,就能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衛生所進一步說明,根據歐美國家經驗顯示,每一至二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約18至33%,不過其實除了透過定期檢查,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且配合適當運動,才是基本之道。

在台灣,大腸癌多發生於50歲以後,因此建議50歲至74歲的民眾,每兩年至少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尤其有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更應特別小心;衛生所提醒,若有任何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避免大腸癌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56

相關推薦

現代女性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常感到身心俱疲!尤其是,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更是經常壓力大到要崩潰。中醫師表示,近來門診就發現,有不少40歲出頭的女性,因飽受膝關節、肌肉痠痛所苦,頻繁往返骨科、復健科,卻都只能暫時緩解,一陣子後又再復發。其實,上述症狀都與早發性更年期有關! 膝蓋、關節痛?原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國內一項針對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所做的連續3次普查,發現從1993到2014年,國人肥胖嚴重度不斷上升,「肥胖+體重過重」比例自33.2%增加到43.4%;「肥胖」從11.7%增加至22.1%;「病態肥胖」則從0.4%上升為1.4%。而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8項與肥胖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當傷口不如預期癒合時,可別大意,嚴重時可演變為大病症!日前有名55歲男性,在工地監工時,左腳掌不小心被鐵釘刺傷,立即就醫施打破傷疫苗,並包紮處理。事後傷口雖恢復良好,但10天後,原本癒合的部位卻開始出現紅腫熱痛,且赴門診口服抗生素仍未好轉,隨即住院接受抗生素與手術清瘡治...

閱讀詳情 »

累過頭、免疫力下降,小心帶狀皰疹上身!帶狀皰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由於發作時疼痛無比、如火狂燒,因而有「百痛之王」的稱號。而坊間流傳著「皮蛇繞一圈就會死」,讓人一聽到就怕,許多患者因此而急忙尋求民俗療法來「斬蛇」。究竟皮蛇的真面目是什麼?真如傳聞所說那麼可怕嗎?是否有哪些部位長皮蛇,需要特別小心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