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

提升擊球穩定與距離的最佳捷徑 正確的髖部動作與力量強化




揮桿的姿勢是紮實、穩定擊球的基本動作,尤其在動態過程中要穩定身體更需要力量來維持。髖部位置是蘊藏身體力量的「寶庫」,正確的髖部動作與力量強化是提升擊球穩定與距離最佳捷徑。這也是為何很多擊球距離相當遠的選手髖、臀部肌群強壯的原因。

除了正確的動作之外,加強髖、臀部肌群的效益絕對會比你換球桿更高,有更良好的轉動條件與穩定性外,也可以避免錯誤使用力量讓下背部造成受傷的情形。

本文的主題針對下肢平衡與髖部肌力訓練動作做說明:
(動作如影片說明,準備3-5公斤藥球或啞鈴,若無也可使用水瓶)
(1)首先,保持上半身角度找出髖關節位置,並單腳準備以髖關節為中心前彎 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
(2)雙手負重單腳平衡的狀況下,以髖關節為中心(姿勢穩定與力量位置),前彎後回到原始位置,過程中保持平衡外,同時以下背部與臀部肌肉穩定並對抗雙手重量。(如影片詳細說明)
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
(3)反覆這樣的動作訓練10至15次換腳,做2-3組
最後這樣的練習動作可以讓你:
1.找到力量與穩定的中心位置,擊球更穩定一致。
2.擊球距離因更有力的髖部與臀部肌群而距離增加。
3.下背部肌力增進,打球不再腰酸背痛。駐站教練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秋冬疫情再襲,電子代工大廠仁寶開出國內第一槍,宣布因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取消舉辦尾牙,讓各大企業的尾牙該不該辦?又起爭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日下午正式回應,指揮中心11月中旬將提出「秋冬專案」,只要沒有發生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要辦尾牙或任何活動,...

閱讀詳情 »

韓劇女星李英雅曾減肥減掉半個自己!緯來戲劇台週一至週五晚間8至10點正在熱播李英雅主演的【愛到最後】,劇中的她為情所困,戲外,她透露學生時期也曾為愛減肥,一度胖到78公斤,高三時卻瘦到39公斤,讓自己體重頓時少一半! 在【愛到最後】中,李英雅原本開心地要與姜恩卓談戀愛,不料,姜恩卓卻發現李英雅的大嫂...

閱讀詳情 »

護腸4招 大腸癌不上身 健康好方法 大腸癌是由大腸內的息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是較容易治癒的。 癌症存活率從第0期約100%、第一期約90至95%、第2期85%第三期60%到了第4期下降到10%至20%。鄧集能醫師表示,如有大便習慣改變、血便、拉肚子、體重減輕,貧血、大便變細持續2至3禮拜就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