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鄭立享

打鼾,不只是男人的專利,連女人也會打鼾。本來不會打鼾,但懷孕之後卻開始出現了鼾聲雷動的情況,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若是打鼾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更是要小心才是!

會打鼾的人通常不會知道自己的鼾聲有多麼驚人!因為鼾聲干擾到的不是自己,但即使深受其擾的枕邊人有所反應,打鼾的人也多抱持懷疑態度,不相信自己會打鼾,更不相信自己會發出如雷的鼾聲!感謝有智慧型手機,枕邊人直接錄影存證,不容打鼾者否認。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鼾聲來自呼吸道之氣道受阻

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鄭立享解釋,打鼾是上呼吸道的氣道阻塞所致,由於在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全身肌肉放鬆,連呼吸道的肌肉也不例外,因舌頭、軟顎、懸雍垂、扁桃腺柱及咽壁處,一旦放鬆就會塌陷,因此,讓呼吸道的空間變小,當氣流通過狹窄部位時,空氣和呼吸道黏膜之間發生摩擦產生渦流並引起振動,從而出現鼾聲,吸氣時尤其明顯。

其實,大部分的人在比較疲勞、感冒、鼻塞或喝酒後,或多或少都會有微微的鼾聲,不過,偶爾發生並無大礙。如果經常性(每週超過3晚)打鼾就需要特別注意。

 

孕期生理變化讓鼾聲大作

很多女性在懷孕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會打鼾,鄭立享醫師指出,原因出在懷孕之後的生理變化,因孕婦體內的雌激素增高,循環血量也增加了,導致鼻黏膜充血而腫脹,同時,鼻腺體分泌也會增多,影響鼻腔通暢度,造成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加上睡覺時的上呼吸道塌陷,進而導致打鼾的發生。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懷孕後期,隨著胎兒變大,造成腹壓增加,引起橫膈肌上抬,若再加上體重不斷增加等因素,也會讓孕婦的上呼吸道阻力增加,從而加劇打鼾和孕婦對氧的供需平衡。打鼾時,孕婦會因深層睡眠減少而不同程度地影響到睡眠質量,而且若睡眠時發生呼吸暫停,還可能導致孕婦血壓升高,增加妊娠高血壓的風險。

他提醒,當孕婦長時間處於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狀態時,還可導致胎兒生長發育受限、胎心音異常、胎兒呼吸窘迫或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的發生率增高。鄭立享醫師建議,可用鼻帶或鼻條貼來改善鼻塞;並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不讓體重失控;另可注意睡姿,通常只有在懷孕後期的時候,才會建議採取左側睡姿,「但無論是在哪個孕期,只要發現打鼾,可儘量採左側臥的姿勢睡覺,以減少打鼾的症狀」。

 

打鼾對健康大有影響

打鼾,並不代表睡得熟,反而對健康大有影響。鄭立享醫師表示,打鼾對身體最基本的影響就是睡眠品質不好,打鼾者雖然睡眠時數可能不算少,但醒來後卻不好受,不是有口乾舌燥、疲倦不堪的感覺,就是出現頭痛、白天嗜睡的狀況,連帶的就會有精神不好、記憶力減退,甚至脾氣暴躁的情形。狀況嚴重時,對工作與日常生活將可能造成難以想像的影響,例如:精神不濟可能影響行車安全、做重要決策時無法全心思考而判斷錯誤。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打鼾者不知自己的鼾聲多麼擾人,可是睡在打鼾者旁邊的人,不免飽受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不少夫妻因此分房,甚至釀成離婚導火線,可以說打鼾不只有害健康,更容易傷及感情。

更值得注意的是,「打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一項最重要的表徵,在打鼾的人當中,有部分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研究指出,會打鼾及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比起沒有睡眠呼吸疾病的人,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比率都較高」,他解釋,因打鼾引起氣流不斷震動,導致心血管中的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增加動脈硬化之機會,宛如健康的「隱形殺手」。

鄭立享醫師表示,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包括:體重過重(BMI大於24)、脖子較粗(男性大於43公分、女性大於38公分)、呼吸道較狹窄、顎部結構異常、鼻阻塞、高血壓、抽菸、有喝酒、服用安眠藥與鎮靜劑習慣等族群,另外,男性、年長者出現比率也較高。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原文刊載於2018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5期。

 

【延伸閱讀】

肥胖問題多・育齡婦女要保持適當體重

睡姿不正確 恐影響胎兒安全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這項福利,真的是經濟又實惠!」下午兩點鐘一到,雄獅旅遊一樓商空區人潮漸漸多了起來,這可不是哪個領隊要帶團出遊,而是雄獅企業替員工謀福利,邀請陽光美診所院長張齊恩到現場,幫大家施打流感疫苗。為朝向幸福企業的目標邁進,雄獅於2014年全額補助集團員工以及專業導領,免費接種四價流感疫苗,消息一公布,就有...

閱讀詳情 »

你有沒有說過“我對我的身體瞭如指掌”這樣的話?如果有,那你又有多了解自己的手背、膝蓋背面或是耳朵背後呢? 也許你沒有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們了解得多,因為他們剛剛完成一項研究是專門針對人們不同部位的皮膚上滋生的細菌狀況。 他們發現不同的部位寄生著不同的病菌,這項發現刊載於5...

閱讀詳情 »

買錯輪椅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沒有依照身材大小挑選合適的輪椅使用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輔具中心組長施啟明表示:曾有個小孩使用哥哥留下的輪椅,小小的身軀從輪椅滑下被輪椅的固定帶卡住脖子造成窒息死亡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在於功能使用不當組長施啟明表示:有位身障朋友平日使用居家型的電動輪椅有一次只是出門喝咖啡,就在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