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氣污染不僅影響心肺! 最新研究證實:眼睛也遭殃

空氣污染不僅影響心肺! 最新研究證實:眼睛也遭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7歲蘇先生,有高血壓及冠心病病史,某日中午突然右眼看不見,次日就診時右眼視力僅為眼前30公分可見手指數,眼底檢查顯示為右眼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經血管攝影併眼動脈血栓溶解劑注射及高壓氧治療後,視力回復至0.1,蘇先生目前積極控制血壓和冠心病,希望僅存的好眼不要罹病。

眼中風 表現為突發性無痛地嚴重視力喪失

臺北榮總眼科部眼肌神經科鄭惠禎醫師指出,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即俗稱的眼中風。病人通常表現為突發性、無痛地嚴重視力喪失,目前可能的治療方法包括降低眼壓、血管攝影併眼動脈血栓溶解術、高壓氧及雷射血栓溶解術等,並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

因此,如何預防極為重要。鄭惠禎醫師進一步補充,目前已知眼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腦中風、頸動脈狹窄、冠心病等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及血液凝固異常等疾病。

空氣污染影響層面廣 靈魂之窗也深受其害

眼中風的防治除危險因子控制之外,在現代的環境下,是否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預防?臺北榮總眼科部眼肌神經科王安國主任表示,空氣污染毫無疑問地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全球約有九成人口是居住在空氣污染超標的地方,且空氣污染的影響除了直觀地影響呼吸道疾病外,在國外的研究也指出,空氣污染已知會增加肺癌、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罹病風險及死亡率。

在過去的眼科研究中顯示,當空氣污染越嚴重,眼睛不舒服、結膜炎、乾眼症的比例會增加,且會有較多人因為眼睛不舒服而至急診室就診,甚至還有研究發現,當空氣污染升高時,視網膜血管會有收縮狹窄的情形。

一週空氣污染增加1ppb 眼中風機率就可能上升1.1倍

而在臺北榮總眼科部和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及元智大學合作,結合了臺灣健保資料庫、中央氣象局603個氣象測站,及環境保護署78個空污測站資料大數據分析發現,當一週內的空氣污染突然增加十億分之一(1ppb)時,發生眼中風的機率就可能上升1.1倍,其中又以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是年齡大於65歲的老人發生風險更高1.4至2.16倍,此重大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美國眼科醫學會所屬的頂尖期刊—眼科學(Ophthalmology)。

【延伸閱讀】

更年期藥物會致癌? 錯了!天然荷爾蒙相對較不會增加乳癌風險

鬼門關前走一遭! 師兄罹癌竟釀B肝急性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成大研發「戰疫型」防護罩,保護醫護英雄!新冠肺炎延燒,第一線醫護人員救人時面臨高風險,例如插管治療剛好用在病毒「最佳傳染途徑」的呼吸道。對此,成大醫院急診部研發出用於插管治療的「戰疫型」防護罩,避免救治時遭病人的分泌物噴濺,增感染風險。研發者急診部方品惠醫師表示,戰疫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不要害怕化療!」談及無聲殺手卵巢癌,台大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鄭文芳教授表示,逾半數患者誤以為是消化道疾病,發現多為晚期,且常表示只想接受手術卻不願意化療,呼籲患者遵循正規治療,對於新診斷為晚期卵巢癌之病人,若第一線接受含鉑化療有效,可接受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32歲的麗麗,是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也是一位需要公車轉捷運的通勤上班族,最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流行,麗麗非常擔心和緊張,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胎兒免於感染,也擔心萬一真的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會不會造成自己和小孩的健康問題?孕婦若感染新冠肺炎 易成重症危險族群國泰綜合醫院婦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別忽略長輩的聽力障礙!阿淑阿嬤(化名)因為聽力問題沒自信,甚至不敢幫女兒帶孫女,直到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後自信心跟著來,在二孫女出生後就很開心的接到身邊來帶。除了減輕女兒負擔並專心工作之外,自己也可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別忽略聽力問題 長期恐與失智風險有關聽力問題常被忽略。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