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上了年紀必知!預防肌少、衰弱症上身 養肌「蛋白質」這樣吃才夠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了年紀,銀髮族最怕營養不均衡,害得肌少症、衰弱症通通找上門了,專家建議,除了三餐均衡攝食之外,年長者更要記得「每天早晚1杯奶、3餐優蛋白」口訣,以達到足夠且均衡的蛋白質攝取量,有助改善身體衰弱或肌無力的現象。

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袁旅芳表示,人體隨著年紀增長,常見的現象是肌肉量逐漸流失,導致體能耐力降低,偏偏不少年長者常懼怕慢性病上身,對於飲食過度小心節制,反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進一步造成肌少症或衰弱症。

事實上,根據國健署2019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到74歲長者有9.5%、75到84歲有18%、85歲以上更有 33.8%出現衰弱前期到衰弱狀態。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且有衰弱狀態的年長者更容易因為肌力、平衡感及體力變差,而增加跌倒意外發生的風險。

袁旅芳提醒,根據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65 歲以上年長者的每日飲食中,六大類食物的攝取不均衡,像是飯吃比菜多、奶類嚴重不足、蔬菜及水果缺乏、油脂偏低及不常吃堅果等。

尤其,在獲取蛋白質的來源中,國人尤其明顯不愛喝乳品,每天奶類只攝取約半杯,與建議的1到2杯差距甚大。

袁旅芳說,奶類攝取嚴重不足的常見原因是牛奶中的乳糖引起腸胃道不適感,建議可以選擇乳糖含量較低的優酪乳、起司等代替,並由分次少量開始逐量增加。而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可優先選擇:豆、魚、蛋、肉類及乳製品等,每餐需吃至少一個手掌心大小的豆魚蛋肉類,並平均分配於三餐中,才能有好的吸收,產生增肌的效果,並藉此攝取其它重要營養素,如鈣質和維生素B群等,加上搭配足夠的蔬果、適量的堅果油脂類及全榖類,多樣化食材才能攝取到越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驚!來台已29天 印度男一路無症狀「自費檢驗」才確診

新北登革熱不只三峽有群聚 又竄新疫區!蘆洲7旬婦也發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社工團隊,「疫」起長期關懷弱勢族群及榮民 ,該院社工團隊在社工室主任陳麗圓的輔導及社工們熱心服務頗獲各界肯定,共有近百件醫院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四屆南山醫務社工獎「團體獎」優良奬殊榮。中榮嘉義暨灣橋分院李世強院長除了道賀得獎外也感謝社工團隊無私的付出。 ...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位於官田的濃咖哩餐廳贈送麻豆新樓醫院餐點50份,老闆除了感謝2年前其女兒在麻新醫院住院期間受到醫護人員細心照顧外,尤其疫情已持續1年多,對於每位醫護人員仍堅守崗位,十分感動,想用自家的手作咖哩為醫護人員打氣。 院方特意安排由當時的主治醫師江培華出面接受致贈,老闆一見到江...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2期第二階段今(27)日中午12時截止預約,為加速提升市民保護力,臺南市仍持續受理12歲以上民眾於各大疫苗接種站、成大醫院及柳營奇美醫院預約接種BNT疫苗第一劑,接種期程為10月28日至10月31日。 衛生局說明,接種站報名期間自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胡先生65歲身體硬朗,參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意外發現肝有性質不明腫瘤和5.5公分囊腫,他很訝異表示平時根本沒有任何徵兆。在這次活動147位參加者中,異常人數多達132人,比例將近9成,其中更有12位檢查出性質不明腫瘤,年齡分布從40歲到65歲都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