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氣糟透了! 自我保護有撇步

空氣糟透了! 自我保護有撇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空氣品質差,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時,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3招自我保護

為降低空污對身體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taqm.epa.gov.tw/taqm/tw/AqiMap.aspx),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3招自我保護策略:

1、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的暴露(口罩應儘可能與臉部密合)。

2、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3、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食衣住行育樂減耗能 降低PM2.5排放

國健署也建議,可從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耗能行為,降低PM2.5排放,並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6式做起:

食: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調的食物,可以減少PM2.5暴露,烹煮時應開啟抽油煙機;少吃燒烤食物。

多選擇天然纖維材料或環保衣物;少穿石化原料製成化學合成纖維衣物。

多綠化環境、節約用電;少吸菸。

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或騎腳踏車、健走;少汽機車廢氣排放及消耗能源。

多瞭解空氣污染及自我防護知識;少紙張浪費,可使用再生紙或電子化。

多參與環保活動、宣導環保祭拜方式;少焚香、燒紙錢,可減量、集中焚燒並使用環保炮竹。(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節九天連續假期,許多民眾已安排探親、國內外旅遊行程,疾管署提醒,國內現逢流感、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國際亦有流行疫情;民眾計畫旅遊除先了解當地疫情外,務必落實勤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傳染病的風險,確保旅遊品質與健康。 近期中國大陸持續傳出H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藥種類多,有藥粉、藥丸、煎劑、外用藥等,該怎麼使用呢?藥師張伶祝表示,不論劑型為何,服用中藥絕對不可與冰、竹筍、糯米、辣椒併用;若要服用西藥、喝茶,必須間隔至少1小時以上,以免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藥粉不要直接倒入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伶祝表示...

閱讀詳情 »

在一些較為乾燥或者空氣中灰塵較多的地區,人們總是會感到鼻腔不舒服,總有很多鼻屎,這樣就會出現鼻子不通氣,有乾乾的不適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愛下意識地挖鼻屎。長久以來,挖鼻屎被大家認為是不雅的行為,那麼這個問題到底是怎樣的呢? (圖片來源)鼻屎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副產品。人的鼻腔內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