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氣糟透了! 自我保護有撇步

空氣糟透了! 自我保護有撇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空氣品質差,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時,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3招自我保護

為降低空污對身體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taqm.epa.gov.tw/taqm/tw/AqiMap.aspx),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3招自我保護策略:

1、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的暴露(口罩應儘可能與臉部密合)。

2、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3、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食衣住行育樂減耗能 降低PM2.5排放

國健署也建議,可從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耗能行為,降低PM2.5排放,並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6式做起:

食: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調的食物,可以減少PM2.5暴露,烹煮時應開啟抽油煙機;少吃燒烤食物。

多選擇天然纖維材料或環保衣物;少穿石化原料製成化學合成纖維衣物。

多綠化環境、節約用電;少吸菸。

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或騎腳踏車、健走;少汽機車廢氣排放及消耗能源。

多瞭解空氣污染及自我防護知識;少紙張浪費,可使用再生紙或電子化。

多參與環保活動、宣導環保祭拜方式;少焚香、燒紙錢,可減量、集中焚燒並使用環保炮竹。(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監察院調查「免洗餐具及含錳不鏽鋼餐具衛生安全管理」案,針對案內所指「檢驗品項未臻全面完整涵蓋、抽驗件數也過少」等問題;食藥署表示,會責成各縣市衛生局,對於市售一次性使用紙製免洗餐具,及免洗筷、重複性及一次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容器具等產品,其標示及衛生安全列入重點查核及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天氣寒冷,有不少人都因此而感冒了;就有一名年近八旬老翁,不知道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沒想到因為感冒,吃了感冒藥之後,竟無法排尿,進一步就醫檢查,才發現攝護腺大到160克,是正常人的8倍之多!收治該名老翁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林明鴻醫師表示,冬天因氣候寒冷,容易讓毛細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40歲女性,一年前因車禍引發頸椎甩鞭症候群,以及椎間盤移位併神經根病變,經物理治療後,神經壓迫症狀改善,但肩頸部位疼痛時好時壞,無論物理治療、按摩推拿或藥物治療都無法徹底改善。經醫師建議使用增生療法,一周後肩頸疼痛狀況大幅降低,且不再發生,大大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9歲患有B型肝炎的陳先生,因身體沒有任何異狀,未定期到醫院進行追蹤,直到日前突然食慾變差,臉色也變得蠟黃,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其B型肝炎急性發作,導致嚴重的黃疸、肝功能異常,甚至肝臟衰竭,一度面臨換肝的命運,所幸及時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目前已出院返家休養。台北市立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