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布建網絡支持體系 預防兒少受虐風險

布建網絡支持體系 預防兒少受虐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關日前發生「2歲男童遭21歲母餓死」案,11月13日專家學者針對上開案件,透過蘋果日報等平面媒體發表數篇社論,衛福部回應如下:

媒體報導「2歲男童遭20歲母餓死案」,施虐者為21歲、從事特種行業、持有中度智能障礙證明之母親,其育有2名子女,分別為案主(男,2歲)及案妹(1歲,2個月大時死亡),並與同居人於107年7月自南部北上謀生,此類家庭涉及未成年父母、身心障礙、同居人等議題,使兒少處於更為不利的生長環境,顯示及早辨識兒虐風險因子與提供介入服務之高度需求及必要性。

學齡前兒少受虐難察覺 推動主動關懷方案

為建構前端預防兒少受虐之服務體系,行政院於今年2月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透過154處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期整合相關體系,藉由公私協力深化相關服務方案,優化預防性的家庭支持服務;又考量學齡前兒少倘未進入幼托體系,以家庭為主要活動場域,若遭家中成員不當對待,往往不易被察覺,因此衛福部積極推動「六歲以下弱勢兒童主動關懷方案」,將七類特定兒童納入關懷對象,並透過大數據串接與分析,靠網絡人員發掘受虐或未獲適當照顧之兒童,並向社政單位通報,尋求即時的介入。

另建構全國之社區防暴體系,並培力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等社區網絡資源,知悉疑似兒少遭不當對待情事,及早撥打113保護專線進行通報,共同守護脆弱兒少及家庭。

集中窗口受理案件 提升判斷精準度

另政府提出「整合保護性服務與高風險家庭服務」之策略,透過建置集中受理篩派案窗口、建立跨網絡資訊系統,精準判斷案件風險並加速處理效能;另透過結構化安全及風險評估、家庭功能評估、強制性親職教育、擴大辦理育兒指導等策略,提升保護性及脆弱家庭之調查評估及處遇服務品質,發揮家庭參與之精神,集合網絡力量,以復原家庭功能並維護兒少安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注重健康」的人最重視的,不外乎卡路里、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控制鹽分等,但完全沒有考慮糖質的多寡。餐飲店的菜單也一樣,比較講究的餐廳,會註記該餐點的鹽分和卡路里,但很少看到有哪家店會主動寫出糖質含量。此外,幾乎每個人一天三餐的飲食,都是把醣類(即碳水化合物)當成主食,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一名80歲陳姓男子,日前因出現腹部劇痛、發燒及噁心想吐等症狀,家人擔心不已,到醫院照腹部超音波等檢查發現,膽管卡了一顆直徑將近2公分的結石,經醫師診斷為膽管結石併發膽管炎。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王柏政表示,陳男年事已高,與家屬多方評估後,決定採取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近視王國之稱的台灣,盛行率更是逐年攀高!市面上也有愈來愈多眼鏡行標榜快速配鏡取件,但配鏡不只要考量度數,還得評估配鏡者眼睛的調節能力、慣用眼、雙眼位置,以及實際的用眼需求來斟酌調整,驗光是一門專業的學問,但是民眾到底該去哪裡接受專業的服務呢?新北市驗光師公會執行長黃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貌身材姣好的阿娟,憑藉專長往返海外工作擁高薪,堪稱人生勝利組,卻在一場氣爆意外中全身70%燒傷,不僅在臉上、身上留下無法抹滅的疤痕,更必須咬牙面對疼痛難耐的復健歷程,過程令人痛苦又絕望,是大兒子每夜的看守陪伴、先生的不離不棄以及陽光基金會社工與治療師的同心協力,終讓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