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布建網絡支持體系 預防兒少受虐風險

布建網絡支持體系 預防兒少受虐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關日前發生「2歲男童遭21歲母餓死」案,11月13日專家學者針對上開案件,透過蘋果日報等平面媒體發表數篇社論,衛福部回應如下:

媒體報導「2歲男童遭20歲母餓死案」,施虐者為21歲、從事特種行業、持有中度智能障礙證明之母親,其育有2名子女,分別為案主(男,2歲)及案妹(1歲,2個月大時死亡),並與同居人於107年7月自南部北上謀生,此類家庭涉及未成年父母、身心障礙、同居人等議題,使兒少處於更為不利的生長環境,顯示及早辨識兒虐風險因子與提供介入服務之高度需求及必要性。

學齡前兒少受虐難察覺 推動主動關懷方案

為建構前端預防兒少受虐之服務體系,行政院於今年2月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透過154處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期整合相關體系,藉由公私協力深化相關服務方案,優化預防性的家庭支持服務;又考量學齡前兒少倘未進入幼托體系,以家庭為主要活動場域,若遭家中成員不當對待,往往不易被察覺,因此衛福部積極推動「六歲以下弱勢兒童主動關懷方案」,將七類特定兒童納入關懷對象,並透過大數據串接與分析,靠網絡人員發掘受虐或未獲適當照顧之兒童,並向社政單位通報,尋求即時的介入。

另建構全國之社區防暴體系,並培力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等社區網絡資源,知悉疑似兒少遭不當對待情事,及早撥打113保護專線進行通報,共同守護脆弱兒少及家庭。

集中窗口受理案件 提升判斷精準度

另政府提出「整合保護性服務與高風險家庭服務」之策略,透過建置集中受理篩派案窗口、建立跨網絡資訊系統,精準判斷案件風險並加速處理效能;另透過結構化安全及風險評估、家庭功能評估、強制性親職教育、擴大辦理育兒指導等策略,提升保護性及脆弱家庭之調查評估及處遇服務品質,發揮家庭參與之精神,集合網絡力量,以復原家庭功能並維護兒少安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名43歲的高小姐,只是到美容院要清潔鼻頭粉刺,竟然意外造成鼻部細菌感染,甚至吃掉整片鼻中隔軟骨,導致鼻背產生嚴重塌陷。所幸經過鼻部整形重建手術治療,才避免症狀惡化,並且回復鼻部外觀,令患者更吃驚的是重建的鼻子比以前更好看。 高小姐,只是到美容院要清潔鼻頭粉刺,竟然意外造成鼻部細菌感染,甚至吃掉整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在許多慶祝聚會的場合中,很多年輕人拿裝飾用的氣球狂吸。小光就是在朋友慶生場合中,嘗試吸笑氣,吸食後產生欣快感,且有缺氧的感覺,並不斷傻笑,覺得能放鬆心情。之後漸漸開始混合香菸、酒精、安非他命、愷他命、喵喵等毒品一起施用,漸漸開始依賴這類物質,出現藥物濫用。長期吸笑氣...

閱讀詳情 »

長時間騎自行車、跑馬拉松要注意,小心姿勢不當,或是因為運動過度,可能因長時間壓迫骨盆底括約肌,造成泌尿系統傷害,引發骨盆底肌肉僵硬,出現尿不出來的症狀。透過運動前適度做暖身操,有助骨盆底肌肉放鬆! 長時間騎自行車、跑馬拉松,小心運動過度造成泌尿系統傷害 長時間騎自行車、跑馬拉松,小心運動過度造成泌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民國71年起,連續36年,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民國106年全國有4萬8,037人死於癌症,平均每10分56秒就有一人被癌症奪走生命,溫馨幸福的家庭被拆毀。其中,乳癌及子宮頸癌又分別高居癌症死因的第4及第10名,乳癌更是女性發生率的第1位,值得婦女朋友警惕、重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