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污PM2.5來襲 如何維護肺部健康?

空污PM2.5來襲 如何維護肺部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影響,更是大於其他任何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有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並包括懸浮在空氣中之有機和無機物,固體和液體的複雜混合物。而且除了沙塵暴之外,香菸也有PM2.5,細懸浮微粒PM2.5因為粒徑小,可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甚至對於皮膚和神經系統,都可能造成威脅,不得不慎!

空氣污染PM2.5 與人體免疫系統有關

對於空氣污染的危害,中醫師李深浦則是表示,空氣中的灰塵在肺中充滿時,會被肺氣濕化,PM2.5也會被濕化,雖然這些污染物的分子細,但並不會入侵肺細胞,因為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就好像食物中有農藥,但是人有解毒能力,否則要如何吃東西?主要還在於PM2.5與人體免疫系統有關,只要免疫系統好,肺充滿水蒸氣,肺溫暖舒適,人就會非常健康快樂,心神也健康快樂。

每天靜坐 可增強免疫力

李深浦醫師就特別推崇每天靜坐來增強免疫力;他說,靜坐可得氣,得到肺部舒張之氣,肺就不會乾燥,也不會滴水;例如老人痰很多,是因為腦細胞放電能力不夠,由於神經具有很強電流,人體大腦是電解體,會放電與發電,都是因為神經細胞在主導。而肺吸收氧氣,排放二氧化碳,靜坐時則是吸入氧氣後會有放電作用。就好像水是H2O組成,有氫與氧,氫可以做氫彈,也可以發動車子。

人應該要神格化 不可物化

李深浦醫師並認為,西醫往往將人物化,將人分成組織或是細胞來看待,用物質來代表;但是人是有能量與氣化,中醫是講究精氣神,應該要尊重人使之神格化,才能使人產生能量。就好像達摩祖師二位弟子惠能與神秀,惠能寫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神秀則是寫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位是神化,一位就是物化。而最近常發生隨機殺人以及IS,都是因為將生命物化,不尊重人格,沒有將生命神格化,才會有此駭人聽聞的恐怖事件發生。

本身體氣充足 就會有防護層

對於現今社會日漸嚴重的空氣污染以及工業污染,李深浦醫師強調,全世界都有細菌病毒入侵,想要做什麼防護都很難,最重要的就是本身體氣充足就會有防護層,才不致於對健康造成傷害;除了精神健康之外,鼻黏膜會放電,可濕化進入體內的灰塵,體內有電解能力,才能保護體溫,使肺部健康;而且不要喝冰水,要讓肚子裡要有溫度。至於每天抽菸不要馬上戒掉,想抽菸也不要影響其他人,要慢慢戒。此外,由於人是由自律神經來管理健康,如果以智識來管身體,是犯了天條大罪,因為隨意神經是用來做事,如果越用思想管健康,就越不健康;所以,靜坐時要放空,進入金剛經的禪修境界,可增強自律神經,就能促進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人體脊椎是由33塊脊椎骨組成,在正常排列時,可使體重平均分配到脊椎及其椎間盤上。但是,當脊椎不穩定、無法正常支撐體態時,就會產生不適感。部分脊椎疼痛或壓迫的患者可經由保守性的治療得到緩解,但仍有部分病患需要外科手術的介入,也就是在脊椎中放入植入物,稱為「脊椎固定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你知道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嗎?癌症患者進行治療時,「疲憊狀態」也是影響預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黃采薇表示,有些癌症患者不知道疲憊是主要症狀,甚至不敢說出口,因為覺得體力跟不上,怕中斷治療,但當化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但是您有全方位瞭解自己的健康嗎?如何才能知道健不健康,首先就是要定期做健康檢查。若能再進一步做到預防保健,對於自己的健康,就能更全面性的保護。 健檢2大主要項目 及早揪出心血管疾病、癌症病灶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多位醫師疾聲呼籲「提早施打追加劑」總算確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因應國內發生Omicron變異株本土確診病例,社區感染風險提升,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已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且間隔滿12週,大約3個月以上之滿1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