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 偵測心房顫動防中風

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 偵測心房顫動防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預防中風、心臟病有重大突破!國內研究發現,運用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及生理訊號分析方法,能夠早期診斷、預防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心臟疾病,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

光學式訊號偵測 準確性達100%

台大研究團隊自2014年開始,進行「醫療電子創新技術研發計畫」,針對600多筆臨床資料,進行光學式訊號心房顫動偵測,同時比較傳統心電圖,準確率高達97%;進一步使用生物感測晶片智慧手錶,進行即時偵測心房顫動的臨床研究,在24例測試中,取得準確性高達100%的成果。

罹患心房顫動 腦中風機率高5倍

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罹病率為5-7%。台大醫院神經部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治醫師湯頌君指出,心房顫動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的腦中風機率增加5倍以上,且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生率越高。

陣發性心房顫動難診斷 無法有效預防中風

湯頌君醫師表示,心房顫動可透過治療加以控制,但症狀並不容易發現,尤其陣發性心房顫動,不容易透過例行、短時間的心電圖察覺,通常需要至少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連續心電圖監測,或是透過心律紀錄器等工具介入,才能有效偵測;但不論是檢查成本、技術複雜度都非常高,導致心房顫動的徵兆難以普查,無法有效早期診斷及預防中風。

生物感測晶片 偵測心房顫動較便利

湯頌君醫師強調,透過生物感測晶片技術與穿戴式裝置的高度準確性,進行長時間、居家監測心跳規律性,可免除以往受限於大型醫療儀器,耗時長、不易操作且無法長時間監測等缺點,可有效篩檢高度可能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達到早期診斷、降低中風機率的目的。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9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今天凌晨因心肌梗塞突然在自家過世,健康管理醫院院長,曾任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醫師表示,心血管導致的心臟疾病若阻塞,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然而,血壓升高、暈眩等早期症狀因輕微容易被忽略,而成為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心肌梗塞是奪命殺手 據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南1名60多歲女性,因跌倒導致左肩肱骨頸粉碎性骨折,婦人肩部紅腫疼痛無法活動,經骨科醫師評估認為婦人不適合手術,病患亦無意願開刀,但經過中醫治療半年,骨折不但完全癒合,也可正常活動。究竟關鍵在哪,竟可不需手術就可使原本粉碎性骨折的肩部復原? 收治病例的部立臺南醫院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愈老,性慾愈低,可望有解!國內研究團隊在果蠅大腦中,找到回復性慾的關鍵神經,只要投以巴胺量就能增加性慾,這是全球首次解開調控雄性動物性活動之謎,成果已刊登於《自然通訊科學期刊》。 找到老年回春關鍵神經 暨南國際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傅在峰帶領研究團隊花費5年時間,將雄果...

閱讀詳情 »

過去在臨床上,我有個長輩,他的媽媽九十四歲了,我去他家拜訪他的時候,坐在客廳裏面,全家傷風感冒,就獨老太太身體很好,在那看電視,沒有感冒,身體很好,瘦瘦乾乾的。 圖片來源 就問他保養方法,他說:“我媽媽一生不運動,公園都沒有去”。我就想這更厲害了。怎麽可能沒有運動,還那麽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