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突然咳嗽又喘全怪天氣忽冷忽熱? 他直到呼吸困難送醫才知麻煩大了

▲肺阻塞疾病容易被忽略,不少人以為咳嗽及喘只是因為年紀大。(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75歲男子,最近幾個月來總覺得胸悶,走沒兩步路就喘不停,即使坐下休息、不動也感到呼吸困難,日前開始咳嗽又喘,一開始以為是天氣忽冷忽熱感冒了,不以為意,直到呼吸困難加劇送醫,這才知道自己已是中重度肺阻塞。

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胥愛璽表示,肺阻塞(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包含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發炎的支氣管就像車道出現許多障礙物,道路窄化,讓病患無法順暢呼吸。

引起肺阻塞的原因眾多,包括抽菸、空氣汙染、老化等,其中空氣汙染包含長期暴露於空汙PM2.5、粉塵、煙霧及揮發性化學溶劑環境。

肺阻塞的傷害不可逆!胥愛璽強調,若未妥善治療,一旦肺部功能惡化,導致呼吸困難之外,嚴重時甚至有性命危險,而長期慢性發炎也會引起多項共病發生,像是肺動脈高壓、肺心症、骨質疏鬆症等,是不能輕忽的疾病。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推估,全台目前約有40萬肺阻塞患者未被診斷出來。胥愛璽提醒,民眾若是出現咳嗽、卡痰、喘、呼吸困難等症狀並反覆惡化,持續3周以上或是年過40,須盡速就醫檢查肺功能及X光檢查是否罹患肺阻塞。

民眾也可以在家以爬樓梯一分鐘自我檢測,若一分鐘爬不到50個階梯就是中高風險族群;只能爬30個階梯以下,就是高風險族群,如果有抽菸習慣或是咳、痰、喘,須就醫檢查肺功能。

醫師建議,不想肺阻塞找上門,應儘早戒菸、注意生活環境空氣品質及均衡飲食,定期篩檢及接種流感疫苗、紀錄疾病變化並規律運動,利用肺部運動、瑜珈、呼吸練習來保養肺部。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黑鷹墜毀5生還者最新病況穩定! 傷勢最重者在加護病房待復健

1個月連送3次急診! 她喘悶、血壓飆破200病因全在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第8輪將從9月15日開打AZ疫苗,今(10)日上午10點正式開放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再宣布好消息,又有一批約45.8萬劑AZ疫苗預定於今日下午3點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第8輪已備87萬劑,再加上這批,陳時中說,可供施打的AZ疫苗數量可望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去被視為保護力最強的「AZ+莫德納」混打模式,也擋不下Delta變異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最新針對境外移入個案的病毒基因定序檢驗結果,本周新增14例中有13例都是Delta變異株,且案16059女性更是國內混打「AZ+莫德納」後仍突破性感染的第一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Delta變異株群聚及社區相關確診個案已經有27例,被視為可能感染源頭之一的案16160埃及爸一家,又有最新檢驗結果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0)日下午公布,其妻兒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皆為Delta變異株;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埃及爸一...

閱讀詳情 »

幼兒園染疫事件後,家長擔心孩子年齡小、不懂得表達不舒服的症狀,有醫師提出,可從皮膚症狀來判斷,而小兒科醫師指出,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嚴重的個案較容易出現皮膚症狀。未成年者感染新冠病毒,嚴重時引起類似血管炎或川崎氏症的免疫反應,有發燒、眼睛紅、嘴脣乾裂、草莓舌、手腳腫、起疹子等情況,但不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