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突發性耳聾治療成效因人而異 中醫治療新選擇

突發性耳聾治療成效因人而異 中醫治療新選擇

50歲的陳小姐日前右耳突然聽力受損,幾乎聽不清楚旁人說話內容,必須側著左耳,靠近對方才能與人溝通。就醫檢查結果為突發性耳聾,右側聽力接近全部喪失,所幸在接受針灸、中醫治療後,逐漸好轉。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政憲表示,突發性耳聾的定義為病人在3天內突然聽力受損,純音聽力檢查中連續3個頻率平均聽閾值喪失大於30分貝。大多數病患除了聽力減退之外,還合併耳鳴、眩暈等症狀。

突發性耳聾為耳鼻喉科臨床常見的疾病,每年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5至20。病理機轉仍然不明確,推測可能原因為病毒感染,血管栓塞、耳蝸內細胞壓力反應以及免疫調節機制等。

臨床顯示,即使不接受治療,約4成5至6成5的患者在過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恢復部分聽力。治療上多以類固醇、血管擴張劑、血漿容積擴張劑、抗凝血劑等藥物為主,其中又以注射類固醇為主要選擇。

近年來,除了傳統治療之外,不少醫師開始嘗試高壓氧療法,但療效因人而異,林政憲說明,目前在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上,仍無確切有效方式。如以陳小姐為例,確診後接受過類固醇注射治療、鼓室內類固醇注射治療、高壓氧治療,出院後改以口服類固醇治療,然而右耳聽力始終未見好轉,最後才尋求中醫協助。

陳小姐持續接受中藥和針灸治療約半年後,聽力檢查追蹤發現,從原先重度至極重度聽力障礙,進步到中重度聽力障礙,她自覺聽力改善,也提升了生活品質。

臨床顯示,女性、年紀較大、發作時出現眩暈症狀,以及延遲治療時間大於7天,和初診聽力損失大於40分貝者,都可能影響預後狀況,林政憲提醒民眾,如聽力突然變差,務必積極就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傳統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視力的好壞是和肝有直接關係;另外,「肝受血而能視」,也指出視力和肝血的調節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肝的主要功能是「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肝臟如果健康,人的精神就飽滿,便會愉快,肝臟如果損傷,則藏血功能不足,就會有眩暈、容易疲勞、無精打采、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高雄報導】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婦科腫瘤,大約有3分之1的育齡女性都有大小不等的子宮肌瘤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莊斐琪醫師表示,子宮肌瘤與雌激素相關,所以育齡女性一旦有肌瘤,會隨年齡增長變大或變多,直到停經後才可能停止生長。至於肌瘤該不該積極治療,則依表現症狀的嚴重程度,處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出頭的顏小姐(化名)來求診時,雙側乳房已經因為腫大而脹破,出現皮膚出血流膿的狀況,檢查後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身體各處;其中骨轉移讓她站不直身子、寸步難行,身形彷彿是七八十歲的老婦。收治該病患的成大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李國鼎形容,就像是風中的殘燭,似乎隨時都會凋零。仔細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天氣早晚寒意明顯,溫度變化大,皮膚也開始鬧脾氣!你也有冬天皮膚乾癢的困擾嗎?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冬季寒冷,會造成人的皮膚毛細孔閉縮,油脂分泌相對減少,因而出現惱人的乾癢症狀,但如果按耐不住抓個過癮,很可能破皮而疼痛、甚至感染或結痂,影響美觀。 乾癢好發老年人與更年期婦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