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節食就能瘦嗎?減肥掌握4重點才能「健康又有效」,不吃不如吃得對,「成為生活習慣」才能維持美好體態!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中秋連假結束後,你量體重了嗎?敢量的你勇氣可嘉,恭喜你受到烤肉大餐和月餅的夾擊所以數字上升。在你開始不吃晚餐或中午只喝一杯豆漿前,該先了解怎麼樣才是「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不健康或不有效,兩個都不要──很簡單,讓儂編告訴你以下的 4 大重點!

  

1. 運動健身有助於「維持身材」

節食就能瘦嗎?減肥掌握4重點才能「健康又有效」,不吃不如吃得對,「成為生活習慣」才能維持美好體態!

source:Victor [email protected]

飲食計畫最好能與運動雙管齊下。雖然以減肥來說單純的運動效率遜於飲食計畫,但運動與健身對於你的健康與身材,絕對是正向幫助。要知道「維持身材」是比「減重」還要困難的,而運動有助於你維持身材,多餘的熱量能從運動中消耗,健身提升的肌肉量也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運動與壓力控制、良好睡眠、心情愉快也有關係,而這些事情若控制不好,你的健康與身材也大概好不到哪裡去。

 

2. 熱量就是熱量

節食就能瘦嗎?減肥掌握4重點才能「健康又有效」,不吃不如吃得對,「成為生活習慣」才能維持美好體態!

source:David B [email protected]

熱量就是熱量,熱量是真的──如果你要減肥就該記住這一點。不論你吃的是地瓜或炸雞、健康或垃圾食物,它們都存在熱量,多吃了就會胖。但這不是說兩者就能畫上等號,因為比起健康食物,從垃圾食物要攝取大量熱量容易得多,而且得不到什麼營養。減重中的你得試著學會「控制總熱量」:讓每天攝取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且同時獲得足夠的營養素。可以上網找到「TDEE計算機」,算出自己的每日總熱量消耗,再減去 200 至 300 大卡,得到你減重期間應該攝取的每日熱量。

 

3. 節食不如吃得對:淘汰不健康的食物

節食就能瘦嗎?減肥掌握4重點才能「健康又有效」,不吃不如吃得對,「成為生活習慣」才能維持美好體態!

source:Manki [email protected]

「少吃一點」是減重的必要手段,但「節食」實際上卻不是個好辦法。雖然快,但對長期的健康有不良影響──你總沒辦法永遠都吃那麼少,一旦回頭去吃,就很容易復胖。建議小階段地改變飲食習慣,並以健康食物取代垃圾食物。營養一定要充足,如同樣每餐要吃一份蛋白質,該以清蒸魚肉取代炸雞排;糙米飯取代白米飯;新鮮蔬果取代加工食物;無糖烏龍茶取代珍珠奶茶等等。節食容易產生罪惡感與憂鬱、易怒等負面情緒,垃圾食物對生心理的長期影響也不佳──試著學會享受健康食物帶來的美好體驗。

 

4. 使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節食就能瘦嗎?減肥掌握4重點才能「健康又有效」,不吃不如吃得對,「成為生活習慣」才能維持美好體態!

source:Anastasiia [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不想要每次假期過後都要擔心體重,就該把運動、健康飲食、正常作息變成一種生活的方式。否則很多人都是為期幾周、幾個月限制飲食,瘦身又復胖,不斷輪迴──而當你「就是這樣生活」時,保持好身材就是一件自然且不費力的事。請審視自己有哪些壞習慣,將這些壞習慣視為挑戰,努力去改變它。失敗後別灰心,記得重新站起來,健康與減重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40+減肥怎麼做?4重點脫離瓶頸,「重訓」比慢跑更有效,失眠問題也與肥胖有關!

延伸閱讀:「增肌減脂」怎麼吃?5關鍵要知道,蛋白質攝取量、乳清蛋白迷思一次搞懂,澱粉不再是拒絕往來戶

延伸閱讀:「減肥飲食 」10種錯誤方法別再盲從!「香蕉減肥法」豪無科學根據,「生酮飲食」沒醫師指導別輕易嘗試!

相關推薦

餵食母乳的好處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像是其中的活性物質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降低日後過敏的機率,以及母乳中的益生菌能夠提供嬰兒良好的腸道菌相等。雖然哺餵母乳對寶寶有許多好處,但卻也是很多媽媽產後最大的壓力來源,甚至是不堪回首的夢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為了降低產後...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衛教指南,建議不足1歲的嬰兒應該完全遠離電子螢幕;5歲以下幼兒平均每日使用電子螢幕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現代不少人手機成癮,許多幼兒與青少年也越來越沉迷電子商品與手機,久坐不動看螢幕直接影響身體與精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衛教指南,建議5歲以下幼兒平均每日使用電...

閱讀詳情 »

你常常覺得胸悶、頭痛、疲倦嗎?可別小看這些症狀,當心淪為憂鬱症高危險群!研究發現,這是因為你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身體在長期缺氧的情況下所造成的後遺症,不僅帶來憂鬱風險,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傾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3.5億人罹患憂鬱症,探究其原因在於血氧量不足,人體缺氧嚴重性不能再被輕忽。 《...

閱讀詳情 »

「媽,妳牙齒怎麼會流血?」小瑩(化名)是典型的北漂族,平日在台北工作,久久才回南部家鄉,前陣子,她發現媽媽講話時會飄來異味,啃咬食物後還遺留血跡,懷疑是牙周病,鼓勵就醫卻被媽媽施以拖延戰術對待。牙醫師表示,牙周病嚴重時會導致掉牙且併發心臟病、腦中風等風險,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以免因小小牙齒而賠上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