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準效果佳 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成趨勢

精準效果佳 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成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做白內障手術的人越來越多,已成為眼科手術第一名;根據健保署統計,一年大約有14-16萬例白內障手術。眼科醫師林浤裕表示,目前眼科八成病人是做白內障手術,雖然超音波乳化術的微創手術傷口小,但是關鍵步驟是得要醫師的熟練技巧,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是有3D電腦斷層掃描導引,可使手術準確度提高,也提升了手術安全及對術後視力的預期性。

隨著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方法也日新月異,目前已有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來治療,大幅提高白內障手術的精準度、也讓安全性及視力矯正效果得以提升。林浤裕醫師指出,臨床上,一名十八歲青年,因為過敏得大量服用類固醇,導致出現過熟性白內障,必須要進行治療;林浤裕醫師說,過熟性白內障若是以傳統手術治療,會使得人工水晶體無法精準對位、置於圓形正中央,致使焦距不準確影響術後視力。而新的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可以達到此目標,針對術後視力要求高的病人,尤其像年輕型的白內障患者,不但治療白內障,同時可達到更好的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的效果。

也就因為有如此諸多好處,使得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不僅受到專業眼科醫師的肯定,也實際帶給病人許多好處;林浤裕醫師表示,例如糖尿病人,以傳統手術治療白內障時,組織水腫可能長至一至二週,施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最快隔天就不會水腫,對角膜內皮細胞及水晶體和視神經的傷害也較少。另外,由於青光眼病人需長期點藥水,角膜較脆弱,以及視神經不好,使用能量太多的超音波治療也不好,使用無刀雷射的傷害就較少。

林浤裕醫師說,也有不適合做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的病人,例如角膜混濁度高、以及因為外傷致使瞳孔過小的病人,較適合者則以糖尿病、青光眼、外傷導致懸勒帶斷掉的病人,施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之後,病人都恢復的很快,而且較不會疼痛,視力也較快恢復,可以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及運動。

林浤裕並指出,傳統白內障手術有時可能因超音波能量過多會傷到角膜,甚至較有感染的併發症;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此併發症較低。此新型白內障手術科技引進國內已二年多,由於目前植入高階人工水晶體的病例日漸增多,若搭配無刀雷射手術,能讓水晶體置放的更正中及精準,可使視力品質更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16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都以為新冠肺炎(COVID-19)確定個案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但台灣確診案例中,卻以20至24歲的年輕族群居多。專家指出,台灣確定個案以境外移入主者較多,其中包括搭機返台的歐美留學生,因此,確診個案平均年紀偏低。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健康檢查血液篩檢,結合人工智慧,就可以預測你未來罹癌血癌、淋巴癌的風險。台北醫學大學公布國內最新癌篩檢測技術,只要分析常規健檢中抽血檢查結果,就可得知未來可能罹患癌症風險的高低。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全球癌症發生率,台灣癌症發生率每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班族常整天久坐不動,彎腰縮胸面對電腦螢幕,導致胸腔肌肉疲乏、橫膈膜無力,出現呼吸短促或呼吸過淺等症狀,造成空氣無法深入到達肺葉底部,時間累積久了,錯誤的換氣習慣會讓氧氣僅能進入肺部的1/3,引發胸悶、頭腦昏沉、想睡覺、情緒低落等症狀,不妨透過腹式呼吸等方式,擺脫昏沉人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人類的指甲和眼睛、舌頭、皮膚一樣,會隨著身體健康狀況和年齡,呈現出不同的外觀,透過這些外在部分的望診,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身體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指甲應該長什麼樣子呢?中醫師辛重毅表示,一般來說,正常的指甲應該是透明無色,且顯現出健康甲床的粉紅色,由於指甲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