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I人工智慧分析血癌罹患機率 準確率可達9成

AI人工智慧分析血癌罹患機率 準確率可達9成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健康檢查血液篩檢,結合人工智慧,就可以預測你未來罹癌血癌、淋巴癌的風險。台北醫學大學公布國內最新癌篩檢測技術,只要分析常規健檢中抽血檢查結果,就可得知未來可能罹患癌症風險的高低。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全球癌症發生率,台灣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有296.7人,名列全球癌症發生率第10名,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近年國人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已逼近5萬人,嚴重威脅國人生命及生活品質,醫療費用驚人。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副教授雪必兒(ShabbirSyed Abdul)指出,與其他癌症相較,血癌較不容易診斷,通常需要血液抹片及骨髓抹片檢查,以致許多患者確診時都到了中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現在透過新式血液癌篩,只需常規健檢的抽血檢查報告,在病人初期就能精準預估罹癌風險,及早因應。

 

雪必兒指出,這項研究主要透過AI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演算法,以細胞群落數據(Cell Population Data, CPD)來篩檢惡性血液腫瘤。

 

研究團隊蒐集韓國首爾Konkuk大學附設醫學中心882個血液腫瘤案例,其中457例為惡性,425例非惡性。接著以SGD、SVM、ANN、線性模型、邏輯迴歸等7種運算模型進行人工智慧(AI)學習,再讓AI針對這些血液腫瘤案例的抽血數據進行判讀,結果發現ANN模式診斷率最高,達93.5%。

 

雪必兒進一步解釋,醫療院所只要透過現行抽血數據加上AI的輔助分析,就能發現民眾未來罹患淋巴癌、血癌等惡性血液腫瘤的風險高低,民眾不需再做額外的檢驗,既可節省醫護人力,減少醫療費用及時間等成本。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毋庸置疑,人的睡眠是最完整、最系統、最有效的休息方法,也是科學養生的重要內容。但如果,忽略了睡眠中的一些細小事情,會對健康不利,甚至會讓你短命幾十年。(圖片擷取自wikihow)    1戴「表」睡覺   有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睡覺,這不僅會縮短手錶的使用壽命,更不利於健康...

閱讀詳情 »

讓人煩惱的黑頭讓大多的水水都感到十分的不爽,尤其是油性肌膚的美女,不到兩週的時間黑頭有自動的爬上了肌膚。尋找去黑頭最有效的方法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面幾種偏方教你怎麼去黑頭。 可惡的黑頭粉刺總是困擾著大家,使原本光滑細膩的肌膚變得像月球表面一樣凹凸不平,令人很痛苦,應該怎麼徹底去黑...

閱讀詳情 »

【本文來自《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黃瑽寧著/親子天下2016.04出版】 預防流感必備十招 這是我在MSN Health 網站上,看見Dr. William Schaffner 所建議的「預防流感十招」,我覺得蠻有趣的,稍微改編之後,提供給大家在流感流行季節,奉為圭臬使用之。 ...

閱讀詳情 »

氣候多變。流感疫情似乎未平,緊接著,令父母聞之色變的『腸病毒71型』好像又蓄勢待發。 面對這些許許多多的流行疾病,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跟上流行,當個健康寶寶呢?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醫師,在他的新著《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中, 除了細說分明病毒、細菌,落至身體各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