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精準診斷「全身性紅斑狼瘡」不再是難事! 台灣國衛院找出關鍵基因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最怕診斷太晚,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尤其是症狀輕微的全身性紅斑狼瘡(SLE)臨床上很難及早診斷,國衛院今(8)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與台中榮總、高醫大合作找到了MAP4K3 (又名GLK)蛋白激酶基因變異正是SLE關鍵致病因子,藉此可精準診斷全身性紅斑狼瘡。

根據國內統計,自體免疫疾病是國人十大重大傷病第3名,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而自體免疫疾病是一種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活化、而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往往難以早期診斷出來,因而延遲了治療時機。患者飽受病痛之苦,必須終生治療與用藥,承受藥物引發的副作用,因此自體免疫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是醫界長久以來的挑戰。

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表示,臨床上很難及早診斷症狀輕微的SLE,並且發現SLE患者多為女性,每10人就有9人為女性,且病患家族中也常發現不只一位家人罹患SLE,研究團隊自2009年起便研究SLE致病成因與精準的生物診斷標記,分析臨床檢體及基因改造小鼠研究,2011年首度發現調控發炎反應的酵素蛋白激酶GLK是自體免疫疾病SLE的致病關鍵。

再歷經7年研究,譚澤華說,研究團隊證實GLK過量表現在SLE病患的T淋巴細胞中,誘發IL-17A細胞激素大量產生,是造成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元凶。此項研究已在今年10月發表於風溼病醫學領域研究型第一名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研究團隊這一次是結合了中榮及高醫兩端的SLE病患檢體,以深度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健康者、SLE病患、病患家屬的DNA樣本共431例;研究發現高達4成的SLE病患帶有GLK基因的體細胞性基因變異或遺傳性基因變異,這些基因變異造成GLK的mRNA或是蛋白質過度穩定而增量,因而誘發IL-17A細胞激素產生,導致自體免疫疾病。

譚澤華表示,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團隊是全球首度為MKRN4基因驗明正身,推翻科學界既往認定MKRN4為「假基因」的概念,研究證明MKRN4實為帶有重要功能的泛素酶,若能定期追蹤帶有GLK基因變異的女性家族成員,可望藉由基因檢測篩檢,提早在輕症時即診斷出SLE,以利及早治療。

國衛院強調,目前國際上研發的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療法著重於生物製劑,如:抗IL-17A抗體目的在抑制細胞外過量的IL-17A,然而抗體藥發展成本較高,研究團隊已掌握開發可精準鎖定GLK的小分子抑制劑,直接從源頭關掉、使IL-17A無法產生,具有潛力發展為成本較低的自體免疫疾病小分子標靶藥物,期待進一步推展臨床試驗。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醫診所傳分拆「清冠一號」報健保 取巧?違法?健保署說話了

糖尿病人患視網膜病比率上升! 北市卻有近5成病人沒做每年1次眼底檢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長許秀玲對媒體表示,在申辦世界沙灘運動會的會議中及會議後,台北沒有提出或諮詢有關2030亞運的申辦事宜,某體育界人士向記者質疑:「哪有國家不強力說服自己的城市爭取?甚至應該補助才對,爭取到了是我們整個台灣的光榮。」 該人士接著批評:「去年因亞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康弘昌/桃園報導 新冠疫情持續衝擊全球,台灣作為首先建立醫療防護體系的國家之一,也早早運用在地資源與企業合作模式,共同來建立台灣自己的防疫生產線,甚至在供應我國需求無虞之後,還可以援外協助友國。聚紡與興采此次利用旗下專利的機能布料技術投入防疫資源生產,組織防疫國家隊,桃園市長...

閱讀詳情 »

耳鳴會影響心理與人格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發生...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推動公共場所禁菸多年,根據國健署最新107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法定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雖然已經降至5.4%,但非禁菸的室外公共場所仍高達45.6%,其中最常暴露的場所就是「馬路上、街上、騎樓等戶外通行場所」(占26.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