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與「內臟脂肪」有關係,還有這些疾病產生...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潛伏在內臟脂肪中的三高危機!

內臟脂肪也是導致生活習慣病的起因之一,比如像是糖尿病。

我們的體內會分泌一種叫做「脂聯素」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是「瘦身荷爾蒙」之一,也會負責修復受損的血管,並且有助於胰島素的運作,控制血糖。可是內臟脂肪一旦增多,細胞就會減少分泌脂聯素,降低胰島素的作用與效果。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都與「內臟脂肪」有關係,還有這些疾病產生...

另外還有一種稱為「TNF-α(腫瘤壞死因子)」的物質,其原本是能造成腫瘤細胞死亡,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因子,可是當內臟脂肪增多,TNF-α為了攻擊體內的惡性細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就會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換句話說,

內臟脂肪不斷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跟著提高。

不過,脂肪細胞能分泌多少脂聯素,不只是取決於內臟脂肪的囤積量,也會受遺傳因子影響。

以日本為例,據說有40%的日本人,天生的遺傳基因無法大量分泌脂聯素。相較能大量分泌脂聯素的人,他們只能產生約三分之二的量。此外,據說亞洲人的胰島素分泌量也只有歐美白人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程度。

換言之,我們亞洲人本來就是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人種。如果體內又囤積過多內臟脂肪,就會讓健康暴露在更加危險的狀況之下。

 

內臟脂肪增加會造成高血壓、血脂異常症

內臟脂肪帶來的負面影響還不只這些。

脂肪細胞分泌的「血管收縮素原(Angiotensinogen)」荷爾蒙,本來是負責調節體內水分與鹽分的平衡。可是一旦內臟脂肪增加,就會讓血管收縮,提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除此之外,內臟脂肪分解後產生的「游離脂肪酸」會被肝臟吸收,形成膽固醇或是中性脂肪。血液中的中性脂肪若增加,好的膽固醇(HDL)就會減少,壞膽固醇(LDL)變多,而血液裡的LDL值如果變高,就容易導致血脂異常。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都與「內臟脂肪」有關係,還有這些疾病產生...

如同上述內容,內臟脂肪不僅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這「三高」關係密切,也間接與害血管變硬的動脈硬化有關,可能會引發腦梗塞、心臟病等攸關生死的大病。

 

Point

內臟脂肪囤積是引發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的原因,也可能導致動脈硬化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都與「內臟脂肪」有關係,還有這些疾病產生...

本文摘自《減掉內臟脂肪的最強飲食法:減重名醫親身實踐!每天少吃10%,就能狂瘦25公斤

作者:工藤孝文

譯者:鍾雅茜

圖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小小孩挑食,平均身高越來越矮!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醫師趙舜卿就對台灣兒童成長數值感到擔憂,因為,衛福部資料顯示,自2010年至2019年,全台6到8歲孩童平均身高從122.03公分降到121.77公分,下降0.26公分,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孩童外出運動量...

閱讀詳情 »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 》(時報出版)一書,希望透過這本書,教讀者如何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來觀察日常生活中腸胃的各類問題,繼而透過中醫的方劑、按摩、食補、中藥茶飲等方式,讓腸胃重新活躍起來,回到正常的功能!  (圖片來源:http...

閱讀詳情 »

人體在麻醉時,身體狀態跟腦死一樣嗎?  做為一個現代的麻醉醫師,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及挑戰時,確保病人的手術安全絕對是義不容辭的事。我始終堅信,只要充份了解病人的狀況並且配合手術的需要,事先擬妥周詳的麻醉計畫,就能提供病人一個安全的麻醉過程。雖然在整個手術中,麻醉醫師向來就只是一個幕後英雄,...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擔心中秋節大吃大喝後,腰腹肉突然多一圈,還是吃太鹹,臉和眼睛水腫兩、三天呢?到底中秋節買什麼食材、怎麼吃啦?姊妹們的疑問,由越診所的美麗營養師劉馥萱詳細解答。12項提醒,讓妳中秋吃得快樂,同時避免「樂極生悲」的爆肥窘狀。Tip1 烤肉使用原態食材,代替加工品健康飲食烤肉的部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