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藥」怎麼選? 五大指標是關鍵

糖尿病「藥」怎麼選? 五大指標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今年發布的105年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位居第五,死亡人數較去年增加了4.5%。由於糖尿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往往輕忽疾病,造成血糖偏高或血糖不穩定,長期以往便會引發器官病變、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嚴重甚至死亡,因此使得死亡人數長年高居不下。而一旦確診糖尿病,除了調整生活習慣,更應盡速就診治療,並遵照醫囑、規律服藥。

認識糖尿病用藥五指標 助患者穩定持久控糖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明蒼建議,糖尿病患者可透過五大用藥指標,主動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五大用藥指標包括穩定持久控糖、服藥頻率簡便、減輕肝腎負擔、避免低血糖,及降低副作用。由於血糖控制非一朝一夕可得,因此讓患者了解積極服藥的重要性,並減輕服藥所帶來的不便及副作用不適,才能真正達到穩定持久控糖的目標,與糖尿病長期和平共處。

李明蒼指出,國內糖尿病患者多選擇口服藥物控制血糖,臨床上觀察發現,有高達八成患者需依賴第二線用藥才能有效控糖,因此藥物副作用對患者生活造成的影響,也應納入醫師開藥時的考量。部分傳統控糖藥物直接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可能導致患者因突發性低血糖昏迷,再加上藥物對胰臟的長期刺激,也會造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死亡,使胰臟提早衰竭;然而,患者若因懼怕副作用自行停藥,反而可能造成血糖失控,引發致命併發症。

低血糖成服藥隱憂 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穩控糖

李明蒼醫師說,糖尿病治療首重長久穩定控制血糖,近年第二線用藥選擇增加,患者若對藥物副作用或其他藥物特性有所疑慮時,可透過用藥五指標,檢視自身的生活習慣,針對個人生活方式,主動與醫師討論,提出對治療方式的期待。

李明蒼分享,診間曾收治一名擔任公車司機的患者李先生,過去透過傳統控糖藥物治療糖尿病,但由於行車時有低血糖的情形產生,對工作甚至生命安全都造成嚴重威脅,與醫師討論後經調整用藥,不僅血糖維持平穩,也不再發生低血糖的狀況。

此外,也有不少患者擔心長期服用藥物會對肝、腎造成負擔,李明蒼建議,患者在經醫師評估後,可選擇少經肝、腎代謝的新一代DPP4抑制劑,藥物同時兼具服藥便利、副作用少的特色,幫助患者在避免高風險副作用的同時,輕鬆簡單控制血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9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花椰菜的花球很容易沾染上農藥,而且因為不好清洗,需要徹底清洗才能去農藥殘留。花椰菜一般加水浸泡10分鐘左右即可去農藥殘留,不是浸泡越久洗得越乾淨,因為浸泡太久反而會使髒東西又回到花椰菜裡。  (圖文皆轉自騎鹿客,下同) 花椰菜清洗去除農藥殘留步驟 1、把整顆的花椰菜完整放進流...

閱讀詳情 »

  身體系統的任務就是維持一個「開心、舒適、不變」的環境。身體機能會自我調整以便維持原狀。當你立誌於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時,一定要學會在不舒服的大前提下讓自己盡量找到舒服的狀態,否則身體會盡一切可能阻止你的改變。即使當你成功的改變了生活方式,並且因此變瘦,但平台期還是不可避免,總有一些特定部...

閱讀詳情 »

都說藥補不如食補。冬季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咳嗽了,尤其是家裡孩子咳嗽不止,又不想上醫院,那就吃這些食療方子吧! 1.蜂蜜生薑蘿蔔飲 適合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 生薑發汗解表、溫肺止咳,不但能把多餘的熱量帶走,同時還能帶出體內的病菌、寒氣。白蘿蔔中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豐富的鈣,具有較強的消炎、止咳作用。 具體...

閱讀詳情 »

腎,藏有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源,是生命活動之根本。因為腎,為“先天之本”,所以要格外保護,知道的越多,保護的越到位!!! 圖片來源 1、沒勁兒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裏排泄出往,會出現精神不振、疲憊、乏力等沒勁兒的感覺。腎臟有病,蛋白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