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代謝已異常!控糖飲食「1少2多」

糖尿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榜上有名,避免一步步走向糖尿病這一條不歸路,必需遠離糖尿病前期!醫師表示,糖尿病前期的血糖高於正常值,但還沒達到糖尿病標準,卻是表示身體代謝已經異常,而亮起紅燈的健康警訊,因此平時應該從飲食方面控制血糖,做嚴格的控制與監測,以免一步步走向糖尿病這條不歸路!

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代謝已異常!控糖飲食「1少2多」

糖尿病前期無症狀,血糖比正常值偏高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擇穎表示,血糖比正常值偏高,但尚未達到確診為糖尿病的標準,即定義為糖尿病前期。為了讓血糖有機會回復正常,使代謝維持正常,必需靠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多管齊下。尤其,平時血糖檢測也不可馬虎。

1少2多飲食原則 積極控制血糖

要遠離糖尿病威脅,陳擇穎醫師認為,必需從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著手維持身體的基本健康,並採用「1少2多飲食原則」來積極控制血糖。根據糖尿病學會的建議,每週應從事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像是快走、慢跑、游泳、有氧運動等;而近年研究證實肌力訓練對健康益處甚大,可和有氧運動交叉進行。

飲食方面要「1少2多」,即減少醣類食物攝取、多吃蔬菜及適量蛋白質,陳擇穎醫師表示,含糖的飲食會直接影響血糖值上升,建議盡量避免。目前國人的外食情形相當頻繁,一天三餐當中,除了白飯以外,也很容易吃到飯糰、麵包、肉粽、米糕、乾麵、碗粿等食物,碳水化合物普遍攝取過量。陳擇穎醫師提醒,「適度減醣」飲食仍是有好處的,多吃蔬菜及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魚、瘦肉、豆類,對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風險都有幫助。

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代謝已異常!控糖飲食「1少2多」

為了讓代謝維持正常,讓血糖有機會回復正常,必需靠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多管齊下。

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代謝已異常!控糖飲食「1少2多」

醫師建議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及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對控制血糖較有幫助。

至於近年流行大幅減少,甚至幾乎不攝取醣類食物的飲食方法,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讓血糖和體重下降,但國外也有研究發現,長期食用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經過25年的追蹤,其平均壽命比均衡飲食者減少4年,因此醫界仍建議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是比較理想的飲食型態。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普遍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但是糖尿病前期不會出現這些症狀,因此,要了解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前期的風險,唯一的方式就是定期做血糖篩檢。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每3年做一次血糖檢測

至於多久需要做一次血糖檢測?陳擇穎醫師說明,一般民眾40歲以上建議每3年做一次,65歲以上建議每年都要做一次;若是體重過重(BMI大於24)、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一等親有糖尿病患者、本身為高血壓患者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者,以及女性曾診斷出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是懷孕期間診斷出患有妊娠糖尿病,皆屬於糖尿病高風險族群,這些人不論年紀,假設血糖檢測結果異常,則每年都要定期追蹤。

罹患糖尿病後引起的併發症是最主要的健康殺手,對高風險族群而言,預防糖尿病刻不容緩;尤其,避免一步步走向糖尿病,出現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時,就要努力控制血糖,才不會成為糖尿病的候選人。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714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想要預防疾病纏身,其實很簡單!就是平時要懂得養生保健,要有養生治未病的觀念,就能有效預防疾病;高雄市立中醫醫院中醫師許智超指出,尤其傳統中醫,在養生上又分為五不原則,只要朝這方向去進行,就能保障健康。但到底是哪五不原則呢?中醫師許智超表示,首先必須避免邪氣侵襲身體,減少出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年齡越大,維持身體健康不二法門就是要多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運動處方指出,年齡大於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每週運動應累積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是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有氧運動每次持續時間應最少持續10分鐘。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亮伃表示,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每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妳進入更年期了嗎?許多婦女更年期來臨,常會有許多不適症狀,包括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食慾不振等,每位婦女所出現的不舒服都不盡相同。調查顯示,有2成6女性,出現更年期不適症狀可持續5年以上!婦女出現月經不正常現象,往往讓婦女相當困擾,尤其是更年期階段,更會因為月經的紊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失明是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告資料顯示,白內障是導致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何保健才能降低罹患白內障的機率呢?眼科醫師建議,平時應多攝取含抗氧化效果的食物,而且要注意眼睛防曬。開業醫眼科診所醫師王孟祺表示,除了天然退化造成的老年性白內障以外,有過敏性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