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婦不願吃藥 引發併發症恐致死

糖尿病婦不願吃藥 引發併發症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患有糖尿病的53歲的周姓婦人,不願服藥控制。最近失眠又煩躁,食量增加,常常無精打采,但仍抗拒求診西醫,最後才至中醫科治療。經檢查後,發現婦人的空腹血糖值大於200,糖化血色素9.2。 
收治病例的中醫科陳建雄表示,傳統中醫,依「消渴症」模式來治療現代的糖尿病,事實上,古代所描述的「消渴症」只是現代糖尿病的一小部分,且病程都偏中後期。醫師解釋,因古代營養狀況不如現代,且沒有儀器抽血檢測血糖值,患者往往罹患糖尿病多年後,身體狀況漸衰,併發糖尿病腎炎、蛋白尿等,出現身體逐漸消瘦、多尿、多喝等陰虛躁熱的症狀,才會被歸類為「消渴症」。 
而現在,大部份糖尿病患者體質偏胖,因此症狀並非「消渴症」所能概括。陳建雄醫師指出,現代中醫治療糖尿病有四原則,

  • 降血糖。
  • 降血脂、血壓、心血管等疾病合併治療。
  • 三是保護血管,預防和治療併發症。
  • 四是調整體質。
中醫理論認為,糖尿病的病程發展可分為「鬱、熱、虛、損」四大階段:「鬱」,血糖升高的早期,此時身體機能狀況不差,但患者由於長期的飲食過剩,導致消化機能負擔過重,體重、內臟脂肪增加,造成「中焦鬱滯」。若是此時不適度調整,就會發展為「熱」的階段,常口渴、飢餓、失眠、煩躁。當熱期持續,身體機能過度亢奮日久,消耗過度,會耗傷氣陰,導致元氣受損,身體由熱轉「虛」。「虛」則進一步發展為「損」,經絡臟腑的損傷,發使出現併發症 
中醫臨床上依照患者症狀與體質對症下藥,隨著症狀不同,開不同的藥方,以穩定血糖。陳建雄醫師說明,糖尿病是一種日積月累所造成的慢性疾病,若不治療可能引發併發症。如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變、神經炎、失明、傷口感染難癒合而截肢等,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因此,生活的調整對患者很重要,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逐步將偏差的體質調整正常。特別在飲食方面,需考量醣份和油脂的量,避免長期飲食過飽,充分攝取新鮮蔬菜並選擇甜味較低的水果,可達到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700

相關推薦

感冒是最常見的一種病,但得了感冒該治,還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扛着,直到它自然痊愈?恐怕沒人能說得出答案。在各種對抗感冒的自然療法中,橙子和雞湯哪個更有效,該吃飽還是該餓着,巧克力和牛奶哪個不能碰…… 感冒是最常見的一種病,但得了感冒該治,還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扛着,直到它自...

閱讀詳情 »

根據醫學研究臭豆(Petai)包含有三種天然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臭豆(Petai)與纖維結合,提供能量的瞬間,持久的,實質性的提升。研究證明,只有兩種臭豆(Petai)份艱苦的90分鐘鍛煉提供足夠的能量..難怪臭豆(Petai)是頭號水果。臭豆(Petai)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身體健康的唯一途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沒時間運動嗎?其實簡單的快走就是最佳的運動。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以延壽3年,各種運動中,以快走為最建議的運動。專家指出,從事適當的體能活動,只要達到流汗的程度,就可以激發細胞活性、提高身體代謝,而快走是最簡單的運動。根據國民健康署「新版國民運動指引」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