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婦不願吃藥 引發併發症恐致死

糖尿病婦不願吃藥 引發併發症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患有糖尿病的53歲的周姓婦人,不願服藥控制。最近失眠又煩躁,食量增加,常常無精打采,但仍抗拒求診西醫,最後才至中醫科治療。經檢查後,發現婦人的空腹血糖值大於200,糖化血色素9.2。 
收治病例的中醫科陳建雄表示,傳統中醫,依「消渴症」模式來治療現代的糖尿病,事實上,古代所描述的「消渴症」只是現代糖尿病的一小部分,且病程都偏中後期。醫師解釋,因古代營養狀況不如現代,且沒有儀器抽血檢測血糖值,患者往往罹患糖尿病多年後,身體狀況漸衰,併發糖尿病腎炎、蛋白尿等,出現身體逐漸消瘦、多尿、多喝等陰虛躁熱的症狀,才會被歸類為「消渴症」。 
而現在,大部份糖尿病患者體質偏胖,因此症狀並非「消渴症」所能概括。陳建雄醫師指出,現代中醫治療糖尿病有四原則,

  • 降血糖。
  • 降血脂、血壓、心血管等疾病合併治療。
  • 三是保護血管,預防和治療併發症。
  • 四是調整體質。
中醫理論認為,糖尿病的病程發展可分為「鬱、熱、虛、損」四大階段:「鬱」,血糖升高的早期,此時身體機能狀況不差,但患者由於長期的飲食過剩,導致消化機能負擔過重,體重、內臟脂肪增加,造成「中焦鬱滯」。若是此時不適度調整,就會發展為「熱」的階段,常口渴、飢餓、失眠、煩躁。當熱期持續,身體機能過度亢奮日久,消耗過度,會耗傷氣陰,導致元氣受損,身體由熱轉「虛」。「虛」則進一步發展為「損」,經絡臟腑的損傷,發使出現併發症 
中醫臨床上依照患者症狀與體質對症下藥,隨著症狀不同,開不同的藥方,以穩定血糖。陳建雄醫師說明,糖尿病是一種日積月累所造成的慢性疾病,若不治療可能引發併發症。如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變、神經炎、失明、傷口感染難癒合而截肢等,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因此,生活的調整對患者很重要,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逐步將偏差的體質調整正常。特別在飲食方面,需考量醣份和油脂的量,避免長期飲食過飽,充分攝取新鮮蔬菜並選擇甜味較低的水果,可達到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70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輝瑞BNT疫苗運送延期,導致約30萬學生須延後施打,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透露,9月30日有55萬劑抵達台灣,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很有可能」;然而家長質疑影響期中考試,陳時中說學校有安排。 如果下批輝瑞BNT疫苗如實在明日抵台,預計仍須7天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美容醫學整形手術年度全球調查結果,民眾接受醫美療程的比例逐年增長;長庚醫院皮膚科部定副教授胡倩婷醫師指出,也有年輕化的趨勢,顯示醫美確實已經成為許多民眾日常保養的步驟之一。根據最新公布的《醫美行為大調查》,有近半數民眾於25至30歲時首次接觸。然而,雖有高達九成民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綜合報導】近日澎湖不少民眾,手臂、頸部、胸、背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症狀,紛紛在當地就醫,然而因當地皮膚科專科醫師少,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則無皮膚科醫師,因此澎湖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於昨(28)日跨院合作,在皮膚科、醫事室、資訊室、人力資源室等單位即時動員協調下,於隔日一早加開特別門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而對毛寶貝來說,心臟病也是犬隻10大死因前3名。尤其好發中高齡以上小型犬隻,常見症狀包括咳嗽、喘氣、運動不耐等。另外心絲蟲疾病亦會造成犬隻罹患心臟病,該疾病主要以蚊子為傳播媒介,心絲蟲藉由血液流動,寄生於心臟與肺臟,讓心臟逐漸衰竭,嚴重則會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