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年輕化 口乾、疲倦、暴瘦是警報!

糖尿病年輕化 口乾 疲倦 暴瘦是警報!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5歲王先生工作繁忙,應酬喝酒是家常便飯。半年多來,經常疲累、口渴,體重一下掉了20公斤,卻以為只是工作太累,不當回事。沒想到有天突然昏倒送急診,檢查發現血糖高達1200mg/dl,超過正常值10倍,原來早已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因沒有就醫治療而引發急性高血糖,還好及時搶救,撿回一條命。

初期無明顯症狀 不能靠三多判斷

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輕忽,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指出,尤其正在打拚事業的青壯年族群,往往疏於照顧健康,就算血糖出現異常,也認為沒症狀就沒事,沒有進一步就醫治療,因此,大約有一成患者,確診時已經產生小血管病變等併發症。

控制好飯後血糖也非常重要

不少患者以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算是控制得宜,其實空腹血糖只能反映採血當下的血糖狀態,控制好飯後血糖也非常重要。黃建寧醫師認為,飯後血糖偏高會增加血管內的氧化壓力,造成內皮細胞發炎,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也會提高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慢性併發症風險。因此患者自我監測血糖時,最好餐前、餐後各量一次,如此可確實掌握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適時調整飲食內容,血糖控制成效會更好。

根據患者狀況搭配使用藥物

降血糖藥物種類繁多,各有其療效和副作用,黃建寧醫師表示,醫生會根據患者狀況搭配使用,例如愛吃澱粉類、飯後血糖偏高的患者,就適合能抑制食物中澱粉及雙醣類水解的alph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以延緩腸胃道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後血糖值趨於平穩,不會忽高忽低,降低對血管的衝擊,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糖尿病前期的人使用,還能預防進展成糖尿病。

血糖控制是一輩子的功課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異常疾病,無法治癒,如果只靠藥物,若完全不改變生活型態,治療效果有限,黃建寧醫師提醒,就算有服用降血糖藥物,也不能隨便大吃大喝,特別是工作繁忙,社交活動又多的年輕患者,很容易不知節制而加重病情。黃建寧醫師強調,年輕病人的未來還很長,更要積極控制血糖,避免演變成失明、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4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美食vs毒藥,要看誰來吃! 替對的身體,挑對的食物,飲食才是首選良藥! 怎麼吃對順序最養胃? 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身體的食物? 痛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量身打造食療解決方案! 東方×西方 六代名醫教你均衡對等、互補互助才是王道!中醫、西醫,孰是...

閱讀詳情 »

仔仔今年5歲,最近兩個月,仔仔媽發現他面部,眼角鼻樑側有一些白圓形白斑,家裡老人說,面部白斑就是「蟲斑」,孩子肚子里長蟲子了。對於這樣的困惑,我想許多的父母都有遇到。到底孩子臉上的白斑是不是有蟲子啊,孩子需不需要用驅蟲藥? 關於「蟲斑」的真相 所謂「蟲斑」,出自中醫典籍,記載有「飲食不潔,蟲積內生,...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ntdtv下同)動脈血管中出現血栓或者膽固醇堆積,會造成血流的阻斷,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果只是吃藥,療效會比較慢,直接用儀器解決見效最快了。   下面這個小小的儀器,可以深入血管中,利用抽真空的方式移除動脈內的血栓。而對於膽固醇粥樣斑塊...

閱讀詳情 »

---本文摘自《吃出健康自癒力:中醫X西醫徹底改變體質的全方位養生飲食指南》一書,立京文化   美食vs毒藥,要看誰來吃! 替對的身體,挑對的食物,飲食才是首選良藥! 怎麼吃對順序最養胃? 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身體的食物? 痛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量身打造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