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糖尿病患者當心! 罹「新冠肺炎」死亡率高八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我國確診第34例病例,因本身有糖尿病病史加上血糖控制不穩定,就診後病況不佳,目前在加護病房進一步觀察。世界衛生組織(WHO)特別針對高風險族群提出防疫警告,針對病毒抵抗力比較脆弱的族群,包含年長者或是糖尿病、心臟病患者,需提高警覺。最新來自中國的數據也顯示,糖尿病患者若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八倍。

糖尿病患者染新冠肺炎 高血糖為死亡因子

依照統計至2020年2月11日最新流病數據,中國大陸累計72,314 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當中,以有心血管共病症的患者死亡率最高10.5%、糖尿病患者次高7.3%,死亡率遠高過沒有其他疾病史的患者0.9%。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相較於沒有病史的病人,死亡率高達8.11倍!其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血糖控制。」

黃建寧指出,2003年SARS疫情,糖尿病患者也被發現具有較高死亡率,而患者血糖高低,普遍被認為是預測疾病預後的一項重要因子。2006年回顧文獻中,研究者發現135名因SARS死亡的病患中,有高達21.5%患者具有糖尿病病史;文獻更指出,這些患者其空腹血糖值(FPG)在治療期間比存活者持續性偏高。顯示糖尿病病史與空腹血糖值是死亡率及致病率的預測因子,同時高血糖可能反映出多重器官病毒感染的嚴重性,並且因SARS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也會有缺氧的高風險。

不間斷用藥治療 才能控制好血糖持續抗疫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杜思德理事長表示,診間觀察到有些糖尿病患者因為恐懼疫情,即使面臨藥物用盡也不願意回診拿藥。杜思德說:「在疫情發生後,病人回診數有降低狀況,有患者因為看到疫情報導,不敢出門、深怕受到感染。但其實血糖控制不佳,在感染到病毒後可能增加死亡的風險,糖尿病患者自行停藥,反而讓自己曝露在更高的危險中!」

杜思德舉例,像是他的病人王太太,就擔心疫情一度想要放棄回診,但其實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不僅讓糖尿病患對於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較差,長久下來還可能衍生出許多併發症。經過醫病溝通後,王太太了解持續治療在抗疫期間尤其重要,醫師也開立連續處方箋,讓病人可以方便取藥、減少候診時間。
防疫期血糖控制是關鍵 減少疾病感染風險

關於疫情期間的自我保護,兩位理事長共同呼籲,糖尿病患者要持續自我監測血糖,出門記得戴口罩、日常生活勤洗手,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考慮接種包含肺炎鏈球菌、流感等相關疫苗,依照醫囑、按時服藥,減少併發症發生。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糖尿病患者需要持之以恆遵從醫囑用藥、不間斷地控制血糖,才可以減少疾病感染的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胰臟癌治療現生機 二線藥物盡力延長存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新唐人)下同 中醫理論認為:「腎氣足,百病除」。腎是人體最重要部分,是陰陽之根本亦是生命的泉源,腎氣不足,不僅早衰損壽,還會引發各種病症。那麼腎虛了,怎麼辦呢?中藥芡實被譽為「水中人蔘」,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how01.com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1.頭髮愛出油2.面部油亮3.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5.小肚子大6.耳內濕(耳禪濕)7.陰部潮濕。濕是如何形成的?例如:早晨洗頭未幹出行,晚上洗頭未幹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以及習慣性運動後大汗淋漓...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how01.com 下同 有些人原本一向身體健康,但在連續熬夜數晚后,突然第二天起床會覺得很疲勞,一閉眼就想睡覺,而且會腰酸背痛,但一到晚上精神又好起來,別以為這是小事,根據中醫的看法,是因過勞而造成體內器官陰陽失調,就是體內器官起內訌,互相打架,最後造成器官衰竭而死。 晚上睡眠...

閱讀詳情 »

你有偏頭痛問題嗎?每當偏頭痛發作就痛不欲生,只能靠止痛藥暫時舒緩?但依靠止痛藥抑制疼痛,實在不是長久之計,更要小心會有副作用。 除了止痛藥外,網路上也流傳許多治療偏頭痛的偏方,像是透過吃花生,或是花生米泡醋的方式來緩解頭痛症狀,這樣的方式真的有效嗎?專家表示,上述的方法並沒有效,反而是喝傳統的黑糖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