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腎病變 宜攝取低蛋白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飲食控制不佳,往往是造成糖尿病腎病變的主要原因;營養師建議,糖尿病人若是出現腎臟病變,最好是能攝取低蛋白飲食,可利用低蛋白澱粉的食物如冬粉、米粉、地瓜粉、藕粉等,增加熱量攝取,以避免腎病變惡化。

台北中山醫院營養組組長林素貞營養師指出,臨床上常發現糖尿病腎病變出現在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主要都是由於飲食控制不佳;由於長期攝取高糖或高蛋白質食物,就容易引起糖尿病腎病變。

農曆年後,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吃太多火鍋,進而造成血鉀濃度過高,引發身體不適送醫;另外,更有些糖尿病患者擔心血糖過高,不敢吃白飯或肉類,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下降,最後頭暈、無力,還誤以為是中風,而到醫院掛急診。

對於糖尿病人一旦出現腎臟病,到底該如何吃,才能吃得健康呢?林素貞營養師強調,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飲食重點應是高熱量及適量蛋白質,而且應調整蛋白質攝取量約一天5份;因此,可利用低蛋白澱粉如冬粉、米粉、地瓜粉、藕粉、太白粉等,或是服用市售低蛋白低磷低鉀牛奶特殊營養品,以增加熱量攝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人是「肉食主義」,餐餐都要吃肉,也有不少人腸胃功能不佳,就怕吃了肉而消化不良,引起腹脹、腹痛等問題。營養師林旻樺建議,烹調肉類料理前,可以使用木瓜、鳳梨或奇異果,打成果泥醃肉,透過水果酵素分解蛋白質,不但肉質更加細嫩,吃下肚也能較快消化。魚類肉質細嫩 腸胃負擔少雲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臟疾病最好的治療方式,不但可以避免長期洗腎帶來的不適及不便,長期存活率也高於洗腎患者。然而,腎臟移植並非一勞永逸,由於移植腎對受腎者(腎友)而言是外來物,患者須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避免身體產生排斥反應,為確保藥物作用與提升生活品質,醫療團隊會依照受...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 義大利有句諺語:「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象徵番茄營養價值高,擁有各種不同的抗氧化劑。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徐慧英說明,所謂抗氧化劑,能幫助身體細胞,不受自由基的傷害,進而降低罹患癌症與各類慢性病的機率;而番茄中豐富的槲皮素能預防動脈硬化、纖維質則可促進腸道蠕動,種種成分都證明它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約60歲的廖先生,因胃食道逆流就醫。廖先生不抽菸、生活作息正常,但妻子去年因肺癌逝世,因此也擔心自己有罹肺癌風險。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有2顆分別為0.7公分及0.4公分的結節。肺癌為癌症死因冠軍 年奪9千命進行低劑量經診療及手術切除,廖先生切片檢查確診為肺癌第一期,術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