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血糖失控改變大腦功能 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糖尿病血糖失控改變大腦功能 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一項新的動物研究表示,第2型糖尿病可能會透過改變大腦的功能,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Communications Biology)。


美國Nevada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一個團隊指出,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記憶力並改變工作記憶的各個方面。研究作者、心理學副教授James Hyman指出,糖尿病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James Hyman說明,糖尿病的一個核心特徵,即是高血糖,會以類似於臨床前阿茲海默症模型中觀察到的方式損害神經活動。而這是第一個表明高血糖引起的神經活動變化與阿茲海默症系統中觀察到的重疊的證據。


研究小組透過老鼠的實驗發現,大腦中形成和檢索記憶的2個核心部分——海馬迴和前扣帶皮質(大腦與痛覺的情緒反應有關區域),與第2型糖尿病有高度連接或高度同步。


研究人員說,當他們需要訪問正確的信息並完成一項任務時,這2個在阿茲海默症早期即受到影響的大腦區域,會相互過度交流,進而導致錯誤。


James Hyman表示,神經同步對於大腦不同部分的協同工作很重要,但是,從研究中發現,神經同步的關鍵是它必須在正確的時間發生;有時候,某些區域之間的活動太多,就會導致記憶困難等狀況的發生,而阿茲海默症患者可能在某些應該靈活的大腦區域過度連接。


不過這是在動物身上的實驗,還需要有更多在人類身上的實驗才能證實。不過,這一個最新發現提供了有關高血糖模型中大腦活動的新訊息,可用於繼續研究。


編輯:賴以玲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久沒運動太逞強恐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早日恢復跑跳自如
▸「圓規」帶來豪雨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 中醫調理斷病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1名60歲男性,長期有下背痛的症狀,最近出現疼痛的頻率明顯增加,甚至嚴重至坐骨神經痛;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骨刺與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所導致,經由硬脊膜外腔注射治療後,已逐漸紓緩症狀。在美國,硬脊膜外腔藥物注射每年約有9百萬人接受此治療,屬於常見的治療手法;屏醫疼痛科醫師彭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41歲男性罹患急性冠心症,裝有4支血管支架,且固定服用藥物控制,但症狀逐漸改善後,卻自行停藥;某日應酬時,竟突然發生心肌梗塞,緊急就醫治療,醫師立即抽出大量血塊,但最後仍併發敗血症,喪失寶貴生命。在台灣,心臟疾病是十大死因中排行第二,其中急性冠心症最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而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視網膜剝離手術後的患者,必須低頭俯臥,讓眼睛長時間朝下,且維持1個月,才能幫助恢復良好;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蔡明倫指出,確保視力能順利恢復,也能保持體力,平時就得多點耐心養成運動的習慣。蔡明倫說,視網膜剝離手術後的患者,可採取四足跪的方式,以額頭頂著枕頭,並利用方形枕置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三陰性乳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下的患者,且因細胞惡性程度高,淋巴結轉移較多,導致5年存活率比一般乳癌相對較低;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雅萍指出,通常患者在罹病的3至5年間最容易復發,且惡化快速。臨床上,三陰性乳癌患者除了必須面對治療上的艱難,也得調適心裡的恐懼;陳雅萍醫師說,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