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糞便潛血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 延遲1年 罹風險多2.8倍

糞便潛血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 延遲1年 罹風險多2.8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攀升,連續12年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防疫新生活階段,國民健康署呼籲,早期大腸癌無症狀,提醒民眾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篩檢為陽性個案者建議及早做「大腸鏡確診」,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及治療。

篩檢陽性延遲確診 將增加大腸癌風險

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愈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愈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先前篩檢陽性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者,仍應把握確診時間,越晚確診者,相對罹癌風險會增加,特別是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更高達2.8倍。

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 糞便潛血篩檢降35%死亡率

有鑑於88%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的民眾,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9成,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透過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早期大腸癌無症狀 定期篩檢很重要

早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方式。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要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及早做「大腸鏡確診」是護腸法則,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此外,在愛護自己時,也提醒身邊親友,若符合50歲至74歲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定期接受篩檢,增強防護力又能「腸」保健康,健康樂活大加分。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有沒有過一覺醒來眼睛裡莫名其妙長出了個針眼的經歷?針眼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症。通常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但是一般一周左右會自動消失。閱讀本文你會得知一些方法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並且學會預防針眼的複發。  快速緩解 清洗針眼。針眼是由於灰塵,糞便以及其他殘片和細菌感染了皮脂腺。所以當...

閱讀詳情 »

(1)在美國,幾乎每個家庭都種蕃茄、吃蕃茄,目的是不得癌症。這是剛剛5、6年前才知道的。吃番茄不得癌症,你知道嗎? 不得子宮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 這番茄不是隨便吃的,我問大家,番茄怎麼吃?有人說, 那還不簡單,洗洗就生吃唄。還有人切片放白糖,再喝點啤...

閱讀詳情 »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天氣熱了,外套脫了,屯了一冬天的肥肉眼看就要無所遁形了。腫麼辦?還好有冰冰。她是微胖界的女神,她自爆體重70公斤,卻依然一年四季豔壓群芳。get√冰冰的穿衣技巧,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減肥~   范冰冰的臉是無可挑剔的,豔壓群芳沒問題;但是身材卻和普通人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