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紅胸隱翅蟲毒液強 感染皮膚如灼傷

【台灣新生報記者方一成報導】

紅胸隱翅蟲毒液強 感染皮膚如灼傷
▲又稱青螞蟻的紅胸隱翅蟲不起眼,可是身上毒液殺傷力強大,被感染者初期皮膚會紅腫起水泡,猶如灼傷。(記者方一成攝)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紅胸隱翅蟲又稱青螞蟻,體長約一公分,黑橘交接,因為隱翅蟲有趨光性,會飛到有燈火的住家,因為體型小不起眼,民眾感覺癢就隨即用手撥開,下場就是災難的開始;昨〈二十〉日彰化地區有民眾將家人遭隱翅蟲感染的圖片,用手機轉寄,讓朋友看了令人怵目驚心,提醒最好將蟲子搧離或輕輕撥開即可。

彰化地區民眾最近發現自家出現為數不少的隱翅蟲,因一期稻作採收結束,原本棲息田野間的隱翅蟲無處可躲,紛紛跑到鄰近民宅流竄,若皮膚不小心接觸到隱翅蟲體液,就會引起紅腫,甚至破皮起水泡,猶如灼傷,就有民眾拖延就醫,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二林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妍筠昨日表示,不慎接觸隱翅蟲毒液,應馬上大量沖水,緩和毒性,或塗抹抗發炎藥,有不適要馬上就醫。

二林地區有一名農夫,身體多處接觸到隱翅蟲毒素,初期還不看醫生,造成傷口感染潰爛演變為蜂窩組織炎,才趕緊就醫,住院一周才痊癒。蔡妍筠指出,隱翅蟲毒害不是遭螫咬人體所致,而是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的,夏日是隱翅蟲出沒高峰期。

蔡妍筠表示,近期每一天因隱翅蟲就診人數約七到十位,受傷部位多半在脖子跟臉部,患者傷口的狀況多是灼傷般的紅腫熱痛反應,還帶著皮膚焦痂,傷口有潰爛的情形,民眾若遇上隱翅蟲,最好將蟲子搧離、吹走,或輕輕撥開即可。
 
本文出處: 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2&CID=280654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 讓許多問題逐漸產生,除了記憶力變差、眼疾、肩頸脊椎問題之外,近期又多了一項,也就是「過敏」。 三星、蘋果、黑莓 金屬鎳愛用者 近兩個月前,國外曾發布一項研究顯示,愈來愈多的手機製造商,會在手機的表層塗上金屬塗層,包括鎳、鉻、鈷等等,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天氣炎熱汗狂流,對於汗液發達的民眾而言,簡直濕上加濕,根據書田診所皮膚科徐家琪醫師表示,人體中主要有2種汗腺,第一種是分部在全身的小汗腺,主要是調節體溫、散熱,另一種則是與遺傳有關,分部在腋下、乳頭、陰部等的頂漿腺。 一旦當汗液旺盛時,小汗腺的汗水與細菌混合時,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40歲陳先生,5年前發現身上有些微紅點,當時從事營造業的他,認為是壓力大造成肝功能異常,因此,買了許多保肝藥來服用,並無見效,直到2個多月後求診中醫,才知道原來是乾癬的問題。 由於又紅又癢的皮膚還會持續脫屑,用藥又不見效果,使得他非常痛苦,在西醫方面擦藥效果不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現代社會的改變,人口結構不斷的老化,使得年齡越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根據英國劍橋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只要每星期走3次路,每次20分鐘,就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養成走路好習慣 降低發生率 該研究主要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3分之1的人與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