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結婚多年膝下無子 竟是子宮內膜瘜肉惹禍

結婚多年膝下無子 竟是子宮內膜瘜肉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何小姐結婚三年一直苦求無子,本以為是經期混亂加上經血異常導致不孕,一直想自然受孕的她,試過各式求子偏方卻依然毫無音訊,歷經幾次流產後,何小姐開始懷疑是不是自體免疫出現問題,最後在家人與先生的勸說下至醫院接受詳細檢查。經抽血超音波及子宮鏡檢查後,發現有子宮內膜內有大大小小七、八個超過0.5公分的瘜肉,最大的直徑還超過1公分,可能是造成胚胎不易著床而導致流產的原因,在醫師建議下進行冷刀子宮鏡治療,何小姐成功懷上寶寶。

子宮內膜瘜肉症狀不明顯 嚴重則可導致流產及不孕

收治個案的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瘜肉是附著於子宮內膜上的粘膜組織,據統計20至50歲的婦女,有一成半以上都有子宮內膜瘜肉的問題,在不孕症的患者更高達三成以上有子宮內膜瘜肉的問題,若沒有造成身體不適,只要定期追蹤檢查即可;若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宮內膜瘜肉大於0.5公分,就會建議患者移除瘜肉,因為不僅會造成子宮內膜收縮及出血、阻礙精蟲活動,也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局部發炎反應。另外,瘜肉會分泌一種醣蛋白賀爾蒙Glycodelin,會影響子宮內膜HOXA10 and HOXA11基因的表現,抑制胚胎著床,還會佔據胚胎著床空間導致流產,因此切除瘜肉對於備孕媽媽來說,無論未來是要自然受孕或人工生殖都是有幫助的。

子宮內膜瘜肉手術選擇多 應選擇適合治療方式

李世明醫師說明,經檢查發現患者或是備孕媽媽們有子宮內膜瘜肉時,臨床上通常會給予手術建議,分別為月經規則術、子宮內膜搔刮術、子宮鏡等。月經規則術是一種以軟管吸除瘜肉的手術;子宮內膜搔刮術是一種以刮匙來清除瘜肉,但這兩種方式在清除瘜肉的同時,都較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的傷害,且不易清除乾淨,現今大多以子宮鏡手術進行瘜肉移除,近來有冷刀子宮鏡的出現,在手術切除瘜肉同時能將碎片吸出體外,確保手術視野清晰,且操作容易、手術時間短,因無熱效應傷害也大幅減少內膜破壞及沾黏的風險,對於有懷孕計畫的女性是一大福音。

定期至醫院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遠離不孕症

李世明醫師提醒,女性若有經期異常出血、經期混亂、或不容易懷孕等問題,應及早至醫院接受檢查,若發現有子宮內膜瘜肉,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目前都有相當好的門診手術來切除治療,患者都可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能早日成為好孕媽媽。

【延伸閱讀】

未婚女經痛驚覺有異狀 靠自然孔腹腔鏡除去子宮肌腺瘤

肌瘤導致不孕 醫籲:積極治療現生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多歲女老師,因感染C肝導致急性肝炎,病毒量飆高,須立即治療,但由於干擾素治療可能產生許多副作用,並擔心體力及精神不佳影響到工作,便決定自費服用新款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四週後,病毒量從幾十萬降至零,肝功能指數從三百降到正常,現療程持續進行中,病情控制相當良好。虎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0多歲的李爺爺,身體相當硬朗;但日前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且持續數日未改善,並伴隨眼球不自主跳動,家人趕緊送醫急診,經檢查才發現是眩暈症發作。3個月治療 眩暈症完全消除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韻誠指出,該患者經過一系列的神經理學及聽覺、平衡功能等相關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院診間經常張貼臨床試驗訊息,但不少病患總擔心是否成為白老鼠而卻步;事實上,國內臨床試驗有法規與倫理規範,且嚴格控管風險,建議受試者充分與醫師討論,詳讀同意書了解相關權益,並依照計畫按時回診。萬芳醫院成立臨床試驗中心門診因應國際臨床試驗的發展與趨勢,萬芳醫院成立「臨床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全世界每3秒鐘,就會增加一位失智症病人!隨著我國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老年人口比率急劇上升,而失智症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因此,失智症病人的健康照護,將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更是醫療衛生體系需面對的長期挑戰。設置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  提供多元照顧新選擇&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