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絲瓜治療熱毒痘瘡有奇效

絲瓜治療熱毒痘瘡有奇效

圖:「秋老虎」的大熱天,不必煲老火湯,只要用絲瓜快速滾個瘦肉湯,加些豆腐,就能補充水分又可清熱;加少許杞子則增添滋補肝腎的功效。

  「秋老虎」熱熬人,此際市場正是絲瓜當令,購之作菜滾湯,有清熱除煩解瘡疥之毒的作用。廣東人所指的絲瓜和外省人所說的絲瓜(粵地叫水瓜),外形有別,但食療功效相同,尤其對南方炎熱潮濕引起的熱毒痘瘡,絲瓜有意想不到的清熱解毒功效。

  絲瓜屬葫蘆科植物,因老則筋絲羅織,很像我們人的經絡,故名之。此物原產印度,據《本草綱目》記載:「(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綠。其莖有稜,六,七月開黃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黃。其瓜大寸許,長一、二尺,甚則三、四尺,深綠色,有皺點,瓜頭如鱉首。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瓜蔞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捲鬚,皆可食也。」

  絲瓜性味甘平,清香甘甜,《本草求真》記載其入腸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崩帶,血淋,疔瘡,乳汁不通,癰腫。

  絲瓜還可治療無名腫毒及皮膚熱毒瘡癤,古籍中早有記載,如《本草求真》謂:「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凡人風痰濕熱,蠱毒血積,留滯經絡,發為癰疽瘡瘍、崩漏腸風、水腫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經達絡,無處不至。但過服亦能滑腸作泄,故書有言,此屬菜中不足,食之當視髒氣以為可否也。朱震亨:治痘瘡不快,枯者燒存性,入硃砂研末,蜜水調服。」《本草蒙筌》載:「治痘瘡腳痛,燒灰,敷上。」《醫學入門》:「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餘毒,並乳疽、疔瘡。」《仁齋直指方》:「治癰疽不斂,瘡口太深:絲瓜搗汁頻抹之。」

相關推薦

子宮內膜異位以中醫理論來說稱為經血逆流,若逆流情形較為嚴重,有些經血沒有被處理的話,就會形成內包,臨床表現還是以疼痛為主。知名中醫師彭溫雅表示,一名高中二年級女學生,看診時常說右下腹痛,一問月經已經2年沒來,因為經常嚴重肚子痛而暫時休學,之前曾以荷爾蒙治療時好時壞,因此轉而尋求中醫調理,治療3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甲狀腺亢進發作時,雖會使體重下降,但往往經治療後,不僅體重會迅速恢復,甚至持續變胖,導致臨床上許多患者不願意接受治療或按時服藥;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擇穎指出,但若長期不接受治療,恐會使甲狀腺亢進好發包括心律不整、骨質疏鬆、腹瀉、情緒緊張焦慮等併發症,嚴重甚至危及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延燒,有呼吸道症狀,或去醫院看病等特定時候,戴起口罩做好保護,但眼鏡卻起霧好惱人怎麼辦?為解決這一困擾,英國貝德福德醫院(Bedford Hospital)創傷和整形外科醫師Sheraz Shafi Malik和英國之心(HEFT)醫療體系創傷和整形外科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林太太(化名),大學畢業便步入婚姻,育有兩個孩子的她,產後不忘遵守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某次因分泌物過多及異常出血求診,檢查後診斷為第一期子宮頸腺癌,年紀輕輕的她對於罹癌幾乎無法接受,但幸好及早發現,經手術後狀況穩定,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子宮頸癌主因:「HPV病毒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