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濟部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促成AstraZeneca落地助攻臺灣生醫產業

經濟部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促成AstraZeneca落地助攻臺灣生醫產業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經濟部技術處連結跨領域能量 以技術解決臨床最迫切的需求

早在20年前,「智慧醫療」的概念已經悄悄在各大醫院裡面萌芽了,近年來,隨著資通訊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AI人工智慧,甚至區塊鏈、5G網路等最新科技逐漸走入醫療領域,智慧醫療的R&D和應用已成趨勢,例如大量紙本病歷數位化、醫療工作流程線上化、以人工智慧協助醫療診斷與照護,醫療逐漸走向智能化。

隨著2030年超高齡社會來臨,醫療需求將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政府帶頭推動智慧醫療,經濟部技術處簡任技正戴建丞強調,智慧醫療對臺灣社會發展有其必要性!ICT(資通訊科技)和精密機械是臺灣的優勢產業,藉由這兩個產業的能量,將使醫療轉型切入智慧醫院和智慧醫療更為順暢,技術處將針對醫院內最迫切的臨床未滿足需求,以軟硬整合策略連結各界跨領域能量,協助發展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國內醫療機構建構下一代智慧醫院的藍圖。

科技促動醫療「微型化」 提供醫療人員最佳的武器

戴建丞指出醫材另一個發展前景「微型化」,醫療已逐漸走出醫院去中心化,居家照護和遠距醫療的需求快速攀升,在醫療器材的發展上,朝向便攜、易於使用、輕量化、低功耗、高靈敏度、多功能的設計,其微型多功能醫材若能塞進「一卡皮箱」中,讓醫療人員帶著在偏鄉或海邊小鎮”趴趴走”(台語),醫療覆蓋率將更為完整,直接受惠偏鄉居民,實現「以病患為中心」的目標。

技術處以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的產業技術為己任,投入各種微型化醫療器材的開發,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數位科技在工作、生活、醫療保健中將愈來愈重要。透過輕量化設備,協助居家、機構、偏鄉及離島等的醫護服務應用驗證,從機構內走向機構外,從線下走到線上,從城市走向偏鄉,從定點走向行動,從醫療走向預防,將大幅提升醫療效益,並降低醫療成本。透過共通的平台串聯醫療院所,在都會及偏鄉同步測試,預計提供醫療人員最佳的武器,現已開發出慢性傷口照護、超音波檢診、牙周照護等智慧醫療服務,是長照、居家和遠距醫療照護的解決方案,現行也都具備現有給付模式,民眾不需自費即可使用。


經濟部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促成AstraZeneca落地助攻臺灣生醫產業

▲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具有3大驗證實驗室與4大模擬臨床場域

AZ在臺成立首座未來醫療實驗室 助攻臺灣生醫產業

經濟部技術處在2020年11月,攜手產官學研醫,打造出臺灣第一個「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整合科技與醫療來縮短智慧醫療產品上市時間,吸引國際知名的生醫業者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率先投入,成立首座「未來醫療實驗室」,首波布局以健康肺為主題,打造全病程解決方案,未來也將逐步擴大到心血管和癌症等其他疾病領域。

戴建丞回憶,這段政府促成的佳話,其實可回溯至2018年,經濟部王常務次長美花(現為經濟部部長)率「臺歐雙邊投資技術合作訪問團」赴歐洲參訪時,就與AstraZeneca展開了新藥研發與數位醫療相關合作。而在2019年「臺瑞典經濟合作會議」,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即與AstraZeneca展開合作迄今,透過工研院優異的科技研發能量,AstraZeneca看到醫療的另一種可能,而工研院結合AstraZeneca的商業創新策略與全球網絡,讓臺灣離世界舞台的距離更近一步!

AstraZeneca以病患為中心,未來醫療實驗室以一站式診療創新合作模式,凝聚國內醫材廠商共同投入,打造智慧醫療生態圈,未來也將攜手國內生醫廠商,幫助臺灣生醫產業打入國際市場,共同推動醫材、新藥的研發與產業落地,進而推動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讓醫療更精準、更智慧、有溫度。

【延伸閱讀】

科技取代人類? 北醫轉型智慧醫療 反讓人才升級

工研院跨界鏈結科技、生醫產業 打造整合平臺放眼全球市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勵馨《陰道獨白》讀劇正式登場,引發觀眾熱烈迴響!劇中除了提及變性人議題,也用國、台、客三種語言描述了戰爭中被強暴婦女的痛苦。其中,負責跨性別獨白、勵馨基金會編輯振軒分享道,男身化女生的過程中,「最感謝的是我家人,特別是父母的支持與手足的接納,我才有勇氣面對一切。」「他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北捷隨機殺人事件帶給不少民眾不同層度的影響,事發至今滿一個月,台北市衛生局特別呼籲,如果自己或身旁親友仍持續出現異常的緊張與壓力,可撥打市民熱線或到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洽詢相關心理服務,透過專業協助,重新找回身心安頓。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心理衛生股曾光佩股長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調查顯示,5歲以下幼童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血清型佔比中就高達近6成;苗栗縣衛生局提醒,近期梅雨季節天氣多變,潮濕的空氣可能使呼吸系統敏感,家長請多多注意小孩的身體狀況。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併發較嚴重的侵襲,會入侵到肺部會演變成肺炎,如進入血液會造成敗血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第一次發現兒子在吸毒,根本不知道他用的是什麼藥,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勸也勸不聽,只好報警,希望警察能協助處理…」一名母親這樣告白,她本意是為孩子好,然而警察出現後卻造成反效果,不但引起鄰居議論紛紛,警察為了找尋毒品把家裡翻箱倒櫃,更嚴重的是造成親子關係疏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