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痛隨年紀增長而加劇? 小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經痛隨年紀增長而加劇? 小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28歲新婚的婉婷(化名),一年多來都沒採取避孕措施的甜蜜做人,卻仍不見肚皮動靜,加上這幾個月經痛明顯加劇,讓她每個月生理期痛到直冒冷汗,甚至需要請假在家休息;至婦產科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她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瘤及輸卵管堵塞的症狀。透過手術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瘤及疏通輸卵管,並於術後接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後,經痛再也不是她的困擾;同時,她與老公把握治療後一年內的黃金受孕期,還順利懷上寶寶。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不孕機率高20倍 續發性經痛應就醫診治

收治該名病例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龍震宇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的關聯性相當緊密,根據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不孕風險,比未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機率高出20倍。

龍震宇醫師補充,子宮內膜異位症除了會不孕外,也會造成經痛、骨盆腔疼痛或性交痛等症狀,在這些痛楚之下,多數女性卻習慣隱忍。職場上有許多深受經痛困擾女性,嚴重時必須請假休息,就可能和婉婷一樣是因子宫內膜異位症所引起。所以,若女性於20歲後,每月持續出現續發性經痛,且隨年齡增長而感到愈來愈痛,極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徵兆,建議應趕快至婦產科就醫,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傳統藥物復發風險高 新型口服黃體素復發率降至4%

龍震宇醫師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分為手術、藥物或藥物及手術複合治療三種,但無論採取哪一種治療方式,皆以減緩疼痛、預防及減少復發、恢復生育力或盡可能保存生育能力為主要目標。然而,手術治療會破壞卵巢及卵子儲量,且可能發生沾黏現象,因此術後仍須持續服用藥物來降低復發。

龍震宇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過去常用的藥物容易造成患者胸部縮水、聲音變粗、體重增加等副作用,無法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患者常常因此中斷治療。然而,一旦中斷治療,二年累積復發風險為21%,五年高達40-50 %。  今年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除能排除上述副作用外,持續用藥也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在持續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的狀況下,五年累積復發率可降低至4%,且停藥兩個月後即可恢復排卵功能,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讓好孕重啟,懷抱新生命將不再是夢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5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胎兒水腫」並非常見的疾病,一旦發生,將可能對母體健康和胎兒發展造成影響。所幸在醫療科技進步的現代,對胎兒疾病的理解日益加深,只要能在產檢時提早發現胎兒水腫的狀況,仍有機會藉由及早評估、治療,進而增加胎兒存活率。 文‧整理/郭盈秀 採訪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琬如 醫學上認為,水腫指的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77歲李太太曾是蛙式國手,雖然有家人罹患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但因為有運動習慣,身體很硬朗。她在20年前,開始迷上含糖飲料,一天喝兩、三罐,有天眼前突然天旋地轉,就醫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經過5年,左眼開始視力模糊,原來眼睛黃斑部已出血,眼睛也開始出現「糖尿病黃斑部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多數人不知道肺癌已經連續十多年蟬聯國內癌症死亡人數之首,更多人誤以為只有抽菸是肺癌危險因子,其實肺癌很多發生在不抽菸的民眾身上,除了抽菸之外,空氣汙染、遺傳等都是致癌因子。非小細胞肺癌 國內患者頭號殺手肺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兩大類,小細胞癌與抽菸關係密切,但只佔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這麼熱的天,愛穿緊身衣褲的妳可得要小心了,有可能導致巴氏腺囊腫!一到夏天,就有不少婦女因為穿著過於緊身的牛仔褲,致使私密處發炎,進而導致巴氏腺囊腫;婦產科醫師提醒,想要預防巴氏腺囊腫上身,婦女除了應該穿著透氣寬鬆褲子之外,私密處也不要過度清潔。巴氏腺在陰道入口位置衛福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