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痛Out!夏日備妥3道薑黃料理,伺候「大姨媽」少煩惱

夏天天氣熱已經夠讓人心煩的了,如果又遇到「大姨媽」來作客,引爆名為「經痛」的炸彈,那更讓人火冒三丈。此時,不妨選些薑黃料理來吃吧!薑黃不但是味覺魔法師,還有抗發炎和止痛的效果,適度食用,有助緩解經痛,心情自然舒坦又自在。

經痛Out!夏日備妥3道薑黃料理,伺候「大姨媽」少煩惱

薑黃素是一種類雌激素 緩解經痛有一套

「薑黃」是近幾年相當受到歡迎的食材,不但在印度咖哩中擔任主要提味的角色,也是國人在中藥方劑的常見素材。傳統中醫認為,薑黃是藥食兩用的藥材,具有通經止痛、活血行氣、驅寒消炎等功效。

而從西方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薑黃的營養關鍵來自於「薑黃素」(curcumin),舉凡抗發炎、抗氧化、抗癌、促進血液循環到預防失智,通通與它有關。特別的是,對女性朋友來說,薑黃更是安撫「大姨媽」的食療好幫手。

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黃世男表示,薑黃素是「類雌激素」的一種,女生若月經期有下腹收縮強烈導致疼痛的情況,甚至感覺痛到噁心和嘔吐,可以取一小匙的薑黃粉,以250c.c.熱牛奶泡開,加入些許的蜂蜜調和後飲用,有助減輕經痛不適。

經痛Out!夏日備妥3道薑黃料理,伺候「大姨媽」少煩惱

女性生理期報到,泡杯薑黃熱牛奶飲用,有助緩解經痛不適。

【薑黃牛奶】

  • 材料:薑黃粉1小匙(約3克)、牛奶1杯(約250c.c.)、蜂蜜適量(依個人喜好)

  • 作法:牛奶加熱,再將薑黃粉和蜂蜜加入牛奶中,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經痛Out!夏日備妥3道薑黃料理,伺候「大姨媽」少煩惱

薑黃的營養關鍵來自於「薑黃素」,舉凡抗發炎、抗氧化、抗癌、促進血液循環到預防失智,通通與它有關。

黃世男營養師解釋,薑黃素的水溶性不佳,和β胡蘿蔔素、茄紅素同為脂溶性營養素的一員,因此建議烹調或食用時加入適量油脂,更能幫助人體吸收。正值炎炎夏日,除了薑黃牛奶之外,女性朋友也可以試試薑黃涼麵和薑黃果昔,不但口感清爽,配料中的少量油脂,還能提升人體對薑黃的吸收率,滿足夏天輕鬆打倒經痛的目標。

【和風薑黃涼麵】

  • 材料:薑黃麵線1束、紅蘿蔔20克、小黃瓜20克、日式海苔半片、稻荷壽司皮1片、雞胸肉50克、和風芝麻醬3大匙(可依個人喜好調整,但不宜過多)。

  • 作法:

    1. 紅蘿蔔、小黃瓜、黑木耳切絲後,先汆燙過,放入冰開水冰鎮半分鐘後,撈起瀝乾備用。

    2. 雞胸肉燙熟後,泡冰開水冰鎮後,再撕成雞肉絲。稻荷壽司皮和海苔切成絲狀備用。

    3. 薑黃麵線燙熟撈起,放入冰開水中冰鎮半分鐘,撈起瀝乾後放入碗中。再將其他食材依序鋪在麵上,最後淋上和風芝麻醬即可。

【薑黃果昔】

  • 材料:香蕉1根、原味優格80克、豆漿100c.c.、薑黃粉0.5匙。

  • 作法:把香蕉切成段後,與優格、豆漿和薑黃粉一同放入食物調理機中,打成果昔即可。另可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蜂蜜添加風味。

不過,黃世男營養師也提醒,薑黃並非萬靈丹。月經是女性身體代謝的重要一環。經痛成因有很多,若感覺疼痛不適,請盡快找婦產科醫師或中醫師看診,才能正確對症下藥,不可隨便聽信偏方,容易造成反效果。

經痛Out!夏日備妥3道薑黃料理,伺候「大姨媽」少煩惱

盡量經由薑黃攝取薑黃素,而非直接從健康機能產品中補充,比較不用擔心服用過量的問題。

薑黃素越多越好?每公斤體重最多3毫克

此外,雖然吃薑黃的好處多多,但薑黃素在人體腸道以及肝臟的代謝很快,所以即使人體成功吸收了,在體內停留的時間也不會太久,導致很難在體內產生高濃度。因此,如果民眾把吃薑黃當作日常保健是可以的,但如果想要以口服的方式攝取足夠薑黃素來達到醫療效果,仍然需面臨許多的挑戰。

另一方面,根據歐洲食物安全管理署的定義,薑黃素的每日攝取量(Adequate daily intake, ADI)為0至3 mg/kg,建議民眾盡量經由薑黃攝取薑黃素,而非直接從健康機能產品中補充,比較不用擔心服用過量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患有腎臟疾病、腸胃功能不好及孕婦,不適合食用薑黃,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導致反效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1年多,許多研究機構都很關心,確診者是否有永久性影響,義大利1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疑似讓男性精蟲數降低,情況嚴重恐「無精」,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為研究樣本不足。 今(15)日指揮中心記者會,媒體提問,義大利研究發現,43名確診新冠男性康復1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田柏升綜合報導】平常上班看電腦,回家追劇滑手機,44歲的林先生是標準的低頭族,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減少外出,在家使用3C時間更拉長,兩週前隱約感到上背痛,後來更是延伸到手臂疼痛發麻,特別是頭往後仰時,彷彿有電流從手臂流過。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恐痠、麻、上肢無力林先生自行服用止痛藥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近年來,民眾因吸食笑氣導致危險事件時有所聞,笑氣雖非管制毒品,但仍具有成癮性,對身體及心理危害甚劇,嚴重者甚至有猝死之可能。呼籲民眾切勿因好奇或一時興起而吸食笑氣,並若有毒品相關問題可洽詢毒防諮詢專線0800-770-885 (請請您-幫幫我)。笑氣為一氧化氮 吸入後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高人一等」是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深切期盼,因此在接近青春期時,許多家長會有疑問「我的小孩開始發育了嗎?」、「該注意或避免什麼事情?」、「有沒甚麼加強的辦法?」。醫師根據多年門診的經驗提出一些看法。變聲、初經來潮 已是青春期後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