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皮椎體成型術 治癒壓迫性骨折的新選擇

經皮椎體成型術 治癒壓迫性骨折的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80歲的老奶奶,因長期骨質疏鬆,一日不小心跌倒,造成脊椎部位壓迫性骨折。過去傳統手術傷口大、流血多、復原時間長,對老年人身體是不小的負擔;後透過經皮椎體成型微創手術治療,傷口僅有針孔小,復原情況佳,解除老奶奶的病痛。

骨折好發於手腕、髖關節及脊椎

隨著高齡人口逐漸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人口也隨之增長。根據統計,65歲以上婦女50%以上有骨質疏鬆問題,而75歲以後更高達90%。骨質疏鬆症沒有症狀,一般人不易察覺。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表示,如果摔倒或跌跤則容易產生骨折,好發部位除了手腕、髖關節之外就是脊椎位置。

脊椎壓迫性骨折急性期疼痛劇烈

脊椎壓迫性骨折在急性期會產生劇烈疼痛,主要症狀是背痛,倘若壓迫至神經,則稱為爆裂性骨折,造成神經學症狀,包括下肢麻痛、無力、癱瘓,大小便無法控制等症狀。傳統保守治療方式為臥床休息,約需3個月以上,骨折處癒合後,疼痛才會緩解,但被壓扁的椎體無法恢復,可能造成酸痛後遺症。

傳統手術傷口大且併發症較多

如果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疼痛或骨折狀況持續惡化,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傳統手術使用螺釘做長節的固定與脊椎融合,缺點是傷口大、流血多、手術時間長、對年紀大或身體不好的老人負擔較重,術後的併發症也較多。

經皮椎體成型術傷口小、復原快

針對年長的身體狀況,龔煥文醫師建議可採用經皮椎體成型術來進行手術。這種手術需在X光的導引下進行,將細針插入壓扁變型的椎體,然後將半固態的骨水泥(PMMA)注入椎體內,待骨水泥硬化後則可以讓椎體產生足夠的穩定性。

經皮椎體成型術用的細針只有0.1mm,術後傷口小,只要在傷口處貼上小片的無菌紗布即可。手術時間非常短,骨水泥只要十分鐘就會完全硬化,大多數患者手術完畢,麻醉消退後,即能感受到疼痛減輕,效果十分良好,有的患者術後甚至可以直接回家休息。龔煥文醫師說明,微創手術能有效減輕疼痛,併發症少,傷口僅有針孔小,後續復原情況佳,是目前治療壓迫性骨折的最好選擇。

50歲以上特別留意骨質疏鬆問題

除此之外,龔煥文醫師也提醒大家,平日需留意是否已有骨質疏鬆症。建議超過50歲民眾(尤其是婦女),可到神經外科做骨質疏鬆檢測,了解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的情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7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免不了應酬,尤其是飲食不忌口,造成啤酒肚或是鮪魚肚,中廣身材就更是會使三高上身,易於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風險;營養師提醒,要免於應酬傷身,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掌握良好的飲食習慣。許多中年男性都擁有一個啤酒肚,就有可能是埋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危險因子,但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指出,國內上週新增3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今年境外移入病例至今共有14例,則是近5年同期3.5倍。由於屈公病具有高傳染、重症機率偏高等風險,讓防疫人員不敢大意,強烈提醒民眾不可輕忽。疫報顯示,新增3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兩例是在入境時被檢出,病患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北一位杜姓男子約60多歲,長期有前列腺肥大困擾,先前以傳統藥物治療,一度改善頻尿、夜尿情況,但也出現嚴重姿勢性低血壓;加上他同時服用降血壓藥物,竟在工作時突然昏倒,經醫師建議停藥,卻又開始出現前列腺肥大症狀,困擾不已…。治療前列腺肥大的藥物有很多種,包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醫療糾紛頻傳,不少醫師為求自保,在診間設置「行醫紀錄器」,透過錄音錄影等舉證資料,避免被告。不過,醫改會指出,醫師使用「行醫紀錄器」之前,依法應先經病患書面同意。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指出,病人在診間時,常因為檢查需要而出現衣不蔽體等尷尬畫面,有時還會討論到涉及個人隱疾的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