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經血爆量「用掉十多片夜用衛生棉」 全怪她這危險舉動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若不到位,2年復發率超過2成。(照/洪煥程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宮內膜異位症上身,治療千萬不要走走停停。一名35歲的家庭主婦,2年前經痛就醫,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用藥8個月後大為改善,沒想到她竟就此擅自停藥,也不再回診追蹤,3個月前又冒爆量經血,還出現嚴重經痛、痛到無法走路。

原本該名家庭主婦以為症狀好轉就沒事了,擅自停藥,沒想到3個月前經血又爆量,每天用掉十多片夜用衛生棉,甚至一次在廚房煮飯時,難耐經痛蹲下,不慎打翻油鍋,差點把房子燒了,嚇得趕緊乖乖回診就醫治療。

無論是以藥物或採用手術治療,只要月經持續來潮,子宮內膜異位症就不會消失!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婦女泌尿主治醫師洪煥程強調,如果掉以輕心而自行停藥,或是手術後未搭配長期藥物治療,2年內復發率高達2成以上。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常見的良性疾病,特別就是難以根治、易復發且轉移侵犯等。尤其,一旦復發,往往得面臨更嚴峻的治療挑戰。

洪煥程說,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因是經血逆流至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若跑到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在子宮肌肉層內則稱為「子宮肌腺症」;逆流的經血堆積導致局部發炎及沾黏,造成經痛、性交疼痛、經血過多及不孕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洪煥程表示,大多數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都因為疼痛困擾求診,治療除了以緩解疼痛症狀為目標之外,還需進一步評估患者年紀、囊腫大小與生育需求等條件進行個人化治療,如果正在使用藥物進行長期治療,應每3個月定期回診追蹤,勿因症狀減輕中斷服藥,如果真有停藥需求,也應與醫師諮詢、討論。

照片來源:洪煥程醫師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喝冰的、喝熱的,就感到牙齒一陣酸軟不適嗎?可能是敏感性牙齒作祟!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當牙齒磨損、牙齦萎縮發炎時,使牙本質外露就會因食物刺激而出現酸、痛等不適感受。  健康的牙齒外層是一層堅硬的珐瑯質,然而,若是因為潔牙習慣不良、牙齦問題導致珐瑯質磨損或牙齦萎縮時,就會使牙本質外露。而牙本質內...

閱讀詳情 »

接受復健治療時,居然感到一陣暈眩、想吐、全身無力,到底是怎麼了?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這就是暈針的典型症狀!其實暈針並不僅限於用針的狀況下,復健科常見的電療、徒手治療等處置方式也都可能出現暈針的反應喔!  暈針,是一種對於身體處置的急性表現,但卻不僅限於對於用「針」後的反應。佑康診所張凱...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麵包是許多國家人的主食,大家也熟知全麥麵包的營養價值比白麵包高,但有新的研究指出,到底何種麵包對身體比較好,還是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所以,不見得全麥麵包對每個人都最好喔。 在Cell Metabolism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讓二十個人一半人吃全麥麵包,另一半人吃...

閱讀詳情 »

又到了颱風來襲的高峰期,前幾天中颱尼莎和輕颱海棠雙重夾擊台灣,造成不小的傷害;而近幾年更因為氣候環境的變化,台灣到了9、10月都還會受颱風的影響,每每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造成土石泥砂堆積,但當集水區附近的排水設備沒有完善,所造成的積水及水質汙染,會讓我們在颱風過後無形中使用受污染的水。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