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綠色聯盟x醫師全聯會 捐百萬級正壓篩檢艙攜手北榮新竹分院防疫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醫院亟需更優質的防疫設備以提升篩檢量能,台灣綠色立委聯盟與醫師公會全聯會特別捐贈新竹縣一座百萬級的正壓活動篩檢艙及1000個防護面罩,今(6/21日)舉行捐贈感恩儀式,由台灣綠色立委聯盟蘇嘉全理事長、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立法委員、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穆寬院長及台北101張學舜董事長等代表捐贈,由新竹縣政府楊文科縣長及北榮新竹分院彭家勛院長代表接受並啟動使用儀式,齊心攜手對抗疫情,為全體新竹縣民眾健康善盡心力。

綠色聯盟x醫師全聯會 捐百萬級正壓篩檢艙攜手北榮新竹分院防疫
▲左起: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立法委員、台灣綠色立委聯盟蘇嘉全理事長、新竹縣政府楊文科縣長、北榮新竹分院彭家勛院長。(圖/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新竹縣政府楊文科縣長表示,疫情一刻不能大意,新竹縣非常的重視及落實篩檢,找出病毒的傳播者及感染者,做有效的處理及防治。承蒙捐贈這麼好的正壓隔離採檢艙,個人也深深佩服彰基陳院長,站在病人及鄉親的立場,設出可以同時4個人進行採檢,而且空氣只出不進,艙內各採檢室有滅菌燈、空氣清淨劑,造福醫護人員能夠在安全環境下、精神輕鬆的進行採檢工作。

台灣綠色立委聯盟蘇嘉全理事長表示,現在正值疫情嚴峻的時刻,在邱泰源委員以及張學舜委員的爭取之下,考量新竹縣的幅員遼闊,楊縣長對彭院長非常有信心,結合北榮新竹分院、醫師公會,把「正壓篩檢艙」效能做到百分之百,為新竹縣的縣民做能量更多的醫療服務,保護我們人民生命的安全。該聯盟將持續與各縣市密切聯繫,如有需要我們再來捐贈,一樣請彰基來幫忙、設計更好的,未來疫苗注射可能規劃非常多的地點。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立法委員表示,此次防疫醫師公會有兩個很重要的角色,第一個我們關注防疫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努力,協助政府建立分流分級的防疫醫療體系,一邊防疫一邊維持醫療照護,希望幫助國家穩定的解封;第二個疫情嚴峻導致醫院醫療非常緊繃,5萬名基層醫師以四大面向來投入整個防疫,一是篩檢,二是協助國人調適壓力,三是7千位基層醫師的社區醫療群每天持續服務維繫臺灣人民健康,四是疫苗接種,要從醫院、診所設計大型篩檢站,設計到居家、到失能、到機構、到團體的六線齊發。另外,特別感謝台灣省鐘錶眼鏡商業公會聯合會林振森理事長捐贈1000個防護面罩。

北榮新竹分院彭家勛院長表示,該院內、外部的防疫共有七道防線,內部有四道防線,第一道就是個人篩檢站、第二道是團體篩檢站、第三道是急診室有一個獨立篩檢站,第四道是快篩部隊到院外駐點服務,以分類式的篩檢站把篩檢的病人全部隔離在我的醫院本體之外,目前本院所有陽性病人都在院外就已經由我們篩檢發現。

至於外部的防疫有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由本院副院長領軍的檢疫所,專門照顧確診的病人;第二道要謝謝縣長、局長,整合周邊的所有其他醫院,萬一檢疫所的病人病情嚴重,透過殷局長每天幫我們聯繫安置在附近醫院;最後一道是當地區疫情嚴峻無法收納時,我們榮民體系有中央的後送單位如北榮、中榮。以這內部篩檢的四道防線,加上外部陽性病人的三道防線,做一個很好的分流,相對來說是非常安全。

彭家勛院長感謝表示,此座防疫利器正是社區篩檢站最重要的堡壘,其正壓效果達11Pa等同於負壓病房防疫等級,醫護人員不必全身重裝(兔寶寶裝)即有適當的保護,大幅減緩醫院急性醫療服務負載;既能夠確保快篩效能,也可讓4位醫護人員同時對不同採檢室內的個案執行採檢,可說是兼具提升篩檢量、保持個案零接觸及進而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多重效益,為目前最高規格等級的篩檢利器,對新竹縣未來防疫工作,勢必大有助益,實為保障新竹縣全體縣民健康的一大福音。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新增2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是從美國返台的20多歲女性(案450)及中東地區阿曼返國的50多歲男性(案451),讓國內確診病例來到451例。其中359例為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而確診個案中有7人死亡,438位...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最賺錢醫院名單出爐!健保署上網公布2018年醫療院所財報,前5名以林口長庚賺逾78億元居冠,其次為高雄長庚賺59億元、台大醫院24億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1億元以及台北榮總19億元;國內有賺錢醫院,也有賠錢的醫院,最賠錢醫院...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主張「病者≠罪人」,國內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修正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要求愛滋除罪化,正式跨過5千人附議門檻,正式成案,主管機關必須回應。疾管署今(10)日則初步回應,愛滋病毒感染目前仍屬無法治癒的傳...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有重聽現象,千萬別延遲戴助聽器!奇美醫學中心今(10)日發表研究結果發現,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人類辨識聲音來源的方向定位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尤其是年長者在車多的馬路上行走時,一旦後方有汽機車急駛而來,聽聲辨位倍感困難,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