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居家防疫新生活 遠距指導讓日常生活訓練不缺席

記者 李訢愷 /新北市報導

因著疫情之故,許多復健需求的中風個案,較少到醫院做復健。中風個案和照顧者也害怕職能治療師到宅的居家復健服務,會有傳播新冠肺炎之疑慮。研究指出,中風個案在居家實際環境中,練習生活中會進行的日常生活活動,例如:吃飯、上廁所、穿脫衣服、洗澡等。透過居家職能治療師指導中風個案一週進行一次,每次50分鐘,進行6週,比僅在一般醫院復健的中風個案,明顯地能自己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以減少他人的照顧需求。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表示,其實透過職能治療師的遠距指導,讓個案在家中利用使用生活輔具、環境改造以及技巧指導,個案也可以在家練習日常生活活動,以提升日常生活功能,達成好的生活品質,初期可能需要給予一些協助,當個案習慣化所有的動作時,照顧者就無須給予太多的協助,長期照顧就變成長期陪伴,可以減少照顧者的壓力。

針對在疫情中如何讓中風個案仍能持續的練習日常生活,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邱恩琦表示,可以與居家職能治療所預約遠距服務,請職能治療師線上提供個案的能力評估、教導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步驟和策略、了解個案的居家環境,提供相關的輔具使用教學、以及衛教照顧者如何適時地協助個案。

愛迪樂職能治療所楊昀霖職能治療師提供一些透過中風個案、照顧者與職能治療師討論與安排,可以在居家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的範例。

以吃飯為例,職能治療師可以利用使用深度較淺的不鏽鋼碗,教導個案把碗放在桌子的防滑墊上,手肘靠在桌子的邊緣 (穩定手部),一手拿著粗柄湯匙或輔助筷,把飯菜從碗送到口中,而治療師也可以藉由調整個案的坐姿,觀察菜盤擺放的位置和高度是否合宜,讓個案更容易完成。

居家防疫新生活 遠距指導讓日常生活訓練不缺席

而個案若因肢體動作受限無法做到一些洗澡動作時,可以透過一些輔具如長柄刷、彎柄沐浴刷或沐浴球協助練習刷洗身體,或是把沐浴乳塗在沐浴棉手套或沐浴巾上,再擦拭身體;並透過治療師指導安裝一些止滑地磚、止滑條或止滑墊,建構安全的沐浴環境。

另外,在穿脫衣服時,治療師可以指導病人學習「患側先穿、好側先脫」的技巧,也可以跟照顧者討論個案所穿衣服的材質,避免在炎熱的夏天流汗時,造成衣服容易黏在身體上而感到不舒服。也可設計自然的情境讓病人有更高的動機練習,如: 洗澡後,讓個案練習嘗試穿上上衣,走回房間後,讓個案練習穿褲子。

文:國立臺北健康護理大學長期照護系副教授暨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邱恩琦

圖:愛迪樂職能治療所提供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之下,意外也有好消息!疾管署今(9)日公布最新監測數字顯示,原本5月就該進入流行期的腸病毒,不但單周就診人次比去年大降接近9成,僅1千多人,距離流行閾值的1.1萬人次有著極大的距離,連踏入流行期都沒有,為十年來首見,腸...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邊境解封」首波鎖定從商務客開始放行,入境須持PCR陰性檢驗報告,就可以把檢疫時間由現行14天縮短為至少5天,外界關注何時上路?首波國家有哪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9)日表示,紐西蘭、澳洲、越南、汶萊等病例數低...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有傷口、或是其他皮膚問題,只要貼個「人工皮」就可以痊癒,真有這麼簡單嗎?網路流傳著這樣的「人工皮」神效傳言,但食藥署今(9)日在食藥闢謠專區澄清,並不是所有傷口都適合使用「人工皮」,尤其皮膚有5大狀況者更是不建議使用。 近來網路...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寶寶小臉蛋異常白皙,要注意?台中一名2歲大的女童,發育正常,加上有一雙大眼睛和異常白皙的臉蛋,總讓人第一眼忍不住想捏捏臉頰,但家人最近發現女童相較於幼兒園其他寶寶,出現有食慾不振、病懨懨的狀況,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缺鐵性貧血」,連續口服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