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補氣茶飲提振精神放鬆心情 中醫師提四大居家防疫養生法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建議可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平靜,運動和做有趣的事情,度過疫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四大防疫養生法,如果白天很容易覺得疲倦,早上起床就感到無力,體力就像電池一樣,一下子就耗光了,屬於氣虛體質,可以使用「補氣茶飲」以黃耆、黨參、枸杞、麥門冬來提振精神。

補氣茶飲提振精神放鬆心情 中醫師提四大居家防疫養生法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四大防疫養生法,建議可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平靜,運動和做有趣的事情,度過疫情。(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陳亮宇醫師表示,如果工作壓力很大,容易覺得緊張、焦慮、頭脹痛,失眠、煩躁又胸悶,覺得無法順暢呼吸,屬於氣鬱體質,可以使用「紓壓茶飲」以薄荷、玫瑰花、百合、浮小麥來放鬆身心;如果喜愛吃甜食、飲料、油膩食物,身體時常覺得沈重、黏膩,或是覺得浮浮腫腫的,屬於痰濕體質,可以使用「去濕茶飲」薏仁、茯苓、紫蘇葉、藿香來讓身體更輕盈。陳亮宇指出,養生茶飲建議依個人體質,由醫師開立處方調配。

其次,保持心情平靜,在疫情期間,盡力做好該做的保護後,就請放心。太多的擔憂並不會減少感染的風險,過度焦慮反而會讓免疫力減低。外在世界的變化,即使用盡全力,仍然有無法掌控的部分,我們可以學習回到自己身上,把握自己可以改變的部分,讓自己變得更穩定。好好的過好每個「當下」,感受自己生命的每個體驗,增加心理強度、韌性,學習適應疫情後的新生活,調整身心的平衡,達到更健康更有免疫力的狀態。

補氣茶飲提振精神放鬆心情 中醫師提四大居家防疫養生法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四大防疫養生法,建議可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平靜,運動和做有趣的事情,度過疫情。(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另外,當本身身體強壯,心靈也會變得有力量,因此,運動很重要。拿出瑜珈墊、或換上自己喜愛的瑜伽服裝,假裝自己正在很明亮舒服、充滿陽光的教室上課吧!即便只是簡易的伸展,也都是很好的放鬆練習喔!如果你喜歡有氧或皮拉提斯或重量訓練,那就穿上鞋子,換個服裝,一週找個2~3天來練習,只要半小時就好,一定會開始覺得元氣滿滿!

最後,做點有趣的事情,做一些平常很想做,但又沒時間做的事情。這件事情不一定需要很有意義,例如逼迫自己念書、寫作業等等,而是單純覺得有趣、開心的事情就好。或是完成一些很想完成的工作,完成了就覺得開心又安心也很棒,其實讓自己開心,就足以意義重大。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Omicron高傳染力之下,本土疫情再起,台北市喊出要推行「疫苗通行證」好方便控制疫情,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說,只要中央點頭,可以率先在台北市的公有場館試辦。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下午表示,中央預計周四(20日)會宣布周五開放可以申請「疫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資深藝人方芳日前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訪談時,語出驚人「小孩不講理,有時打兩巴掌他才知道厲害」,似希望中國能好好出手教訓台灣,引爆網友沸騰,還有人要她剪掉健保卡。話題也延燒到疫情記者會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問到怎麼看這起風波時,只一句「不用剪掉健保卡...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Omicron 疫情升溫,確診的年齡層不斷下降,也讓父母親很擔心,家中小小孩怎麼辦? 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12歲以下的小朋友目前台灣還沒有核准的疫苗,所以孩童的父母親,如果家中有兄弟姐妹,以及其他的親人,叔伯阿姨阿公阿嬤都建議儘快去把疫苗打完打滿,建議打到第三劑,因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6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例本土個案及4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其中引發關注的是,新竹有一家四口確診,遭疑是1月9日在西堤用餐的明新科大案17933女老師接觸者的接觸者,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