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維持理想血壓 台灣老年生活有品質

維持理想血壓 台灣老年生活有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依據歷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性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8名,排名居高不下。然而在老年人,過高或過低的血壓均會增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老年人重視血壓 死亡風險降低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指出,高血壓在臨床上是老年人常見疾病,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腎功能受損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國際研究顯示理想的血壓標準在不同族群病患上有所差異。而該研究是第一個針對台灣老年人理想血壓標準的大規模觀察性研究,過高或過低的血壓均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

以台灣老年人為主 理想血壓值出爐

為了解台灣老年人理想的血壓標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任唐德成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台北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研究分析,追蹤128,765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

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年人理想血壓為收縮壓介於11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介於40~79毫米汞柱。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會增加7~25%的死亡風險及10~33%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收縮壓如果低於110毫米汞柱亦會增加12%的死亡風險。

生活朝向理想血壓值 老年生活有保障

陳永泰醫師提醒,高血壓的控制標準會因為不同族群、不同共病症而有所差異。高血壓病患應諮詢醫師,定時服用藥物,每日定期量血壓、飲食減鹽、減重、戒菸、規律運動及節制飲酒,以減少高血壓的威脅。

此外,定期量血壓、定時服用高血壓藥物、減少鹽分攝取可以及早預防及控制高血壓,以降低高血壓產生的中風、心臟病、及洗腎等相關併發症。

資料來源:該研究亦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師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4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心慌、脾胃不好●刮大拇指 大拇指對應人體肺經,肺主納氣,如果肺不好,那麼心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大拇指對應的是心、肺器官。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手刮大拇指外側並往外拉。另外,肺不好,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動作。 便秘●刮食指 食指對應人體大腸經,對應器官是大腸、胃。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 一名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常感到頭痛,就會服用非處方藥物止痛,起初都見效,但長期下來頭痛反而加劇,導致症狀一發作就立刻服藥,直到家人發現陪同就醫,被診斷為止痛藥成癮;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許多民眾習慣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但要小心雖然方便,但恐得承受一定程度的風險。 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8歲李小姐因個性要求完美,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喝水也不正常,導致罹患「大腸激躁症」。另一位病患王同學,面臨升學考試,課業壓力繁重,最近一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同樣也是罹患「大腸激躁症」。 焦慮憂鬱患者易有腸胃問題 臺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北市早期療育確診人數及訓練人次出現「雙降」現象,該局研判可能是家長忽略讓發育遲緩兒就醫;其實,家長可用兒童發展檢核表進行篩檢,帶嬰幼兒去預防注射時,也可以讓醫師做評估,若是發現有異常,就可及早做治療。   台北市首次出現早療人數次「雙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