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傳疫苗施打前準備工作是假的! 打疫苗前、後正確注意事項在這

網傳疫苗施打前準備工作是假的! 打疫苗前 後正確注意事項在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開打,優先接種對象目前開放到第8類,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腳步更快,已經打到第10類了,隨著施打人數越來越多,民眾對於注射疫苗前後的注意事項也越加關注,網路近來就流傳一份「奇美醫院護理師整理疫苗施打前準備工作」的訊息,奇美醫院今(8)日出面澄清是假訊息、網路謠言,要民眾別再轉傳了!提醒正確注射疫苗注意事項應該這樣做才對。

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副部長暨感染科主任湯宏仁表示,網路近來流傳一項署名「奇美醫院護理師整理疫苗施打前準備工作」的訊息,但經查奇美醫療體系(永康、柳營、佳里)3院區護理部,並未提供及發布相關資訊,屬於網路謠言,請民眾勿再轉傳。

湯宏仁也呼籲,民眾接獲來源不明訊息時,應先行查證,切勿隨意散播、轉傳,以免觸法。

澄清假訊息之餘,奇美醫院也提供正確注射疫苗注意事項如下,供民眾參考:

疫苗施打前
1.先確定您是否符合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的施打對象。

2.發燒或正處在急性發作期的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3.如果14天內有打過其他疫苗,至少要等14天以後才能再接種。

4.目前國內疫苗原則上不交替使用(混打)。除非打了第1劑疫苗後,有出現症狀,需要有就醫經過醫師評估,通報到疾病管制署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後,才能再經過評估是否合適改打不同廠牌疫苗。

5.曾經暴露在SARS-CoV-2的感染風險但未被證實感染者:結束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且無疑似SARS-CoV-2感染症狀後,再接種。

6.如果之前有得過,要自發病日起至少間隔6個月,並且符合終止隔離或治療標準後,再來預約接種疫苗。

7.定期服用之慢性藥物或特殊藥物,請諮詢你的醫師,不要為了打疫苗自行停藥。

疫苗施打後
1.不要揉施打部位。

2.在接種現場停留觀察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若有不適請立即就醫。

3.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

4.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請您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

網傳疫苗施打前準備工作是假的! 打疫苗前 後正確注意事項在這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預約打疫苗、查PCR檢驗結果「一機搞定」 健保開放APP便民功能

染疫死亡「每人慰問金10萬元」拍板! 衛福部7/15起陸續發放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六輪下周一(23日)將正式開打高端疫苗,連蔡英文總統也已經完成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第六輪將提供61萬劑的高端疫苗,足夠36歲以上成人施打,不過眼見高端疫苗預約時限即將在明天中午截止,但指揮中心今(17)日傍晚公布最新預約情形,卻只有39萬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康弘昌/台北報導 台灣生育率在227個國家中排名全球倒數第一(2021年統計),為解決少子化危機,立法院第10屆第3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在今年4月29日舉行「我國面對少子女化困境之因應對策」公聽會,並且政府在7月1日施行「擴大不孕症及試管嬰兒補助」,辦法施行至今(統計至8月1...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綜合報導 目前台北慈濟醫院引進的「新式軟輸手術–專利吸石清雷射」,利用專利導管,相較於傳統軟式輸尿管手術,可以有效降低手術時的感染風險及熱傷害,連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許竣凱的2歲病患,以及主治醫師李名偉的71歲高齡病患,使用後都有效降低手術時的腔內壓及熱傷害,且較以往手...

閱讀詳情 »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中嘉寬頻推智慧攝影機方案 物聯智慧扮技術推手 近一年多來台灣受新冠疫情升溫影響,遠距工作讓多數人待在家的時間大幅增加,知名寬頻網路業者中嘉寬頻洞悉防疫新生活型態所衍伸的需求,於2021年陸續推出智慧家庭系列產品-「中嘉智慧家」,以光纖網路為基礎,搭配各項智慧家庭產品,全方位的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